台灣海巡署史上最大噸位的艦船「嘉義艦」昨舉行下水典禮,預計今年12月完工交船,投入海岸執法、海上醫療救難等非軍事任務。總統蔡英文南下高雄出席下水典禮,隨後到屏東視察傘兵訓練營地,強調台灣軍隊未來四年在強化防衞固守基礎戰力的同時,也會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以面對非傳統的威脅。
達4,000噸級的巡防艦嘉義艦,昨在高雄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蔡英文依造船慣例進行擲瓶下水儀式,為持續興建中的巡防艦艇祈福。嘉義艦由蔡英文命名,中央社指艦名以具有台灣主權意象的地名命名,有特殊意義。她致辭時稱,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國艦國造」政策,建造更新更快的海巡艦艇,「台灣不僅讓世界看到我們守護國土的決心,更讓國內造船產業,走出全球的產業低潮,培養我們自己的人才,為台灣的造船產業帶來新的曙光」。
投入海上執法救難任務
按照「國艦國造」規劃,台灣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要在2027年前建成141艘新式巡艦艇,包括四艘參考美國海岸防衞隊「傳承級」(Heritage-class)巡防艦設計的4,000噸級巡防艦、六艘1,000噸級巡防艦、12艘600噸級巡防艦、17艘100噸級巡防艇、52艘35噸級巡防艇、50艘沿岸多功能艇。其中,4,000噸級和1,000噸級巡防艦皆交由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建造,嘉義艦為首艘完成。
海巡署艦隊分署分署長謝慶欽表示,嘉義艦主要負責海域執法及海上醫療救難,其設計主要參考同樣是4,000噸級的海軍艦艇,並與美國設計廠商合作進行精進改良,四艘4,000噸級巡防艦總經費約117.48億元新台幣(約30.4億港元)。它設有直升機庫,可供海軍S-70C直升機依任務需要駐艦;同時配備鎮海火箭彈等武器系統,並搭配20機槍、20炮塔各兩座,可擔負起東、南沙等遠洋海上執法任務,戰時還可加裝雄風反艦導彈,協助海軍作戰。
「國家安全非靠卑躬屈膝」
蔡英文此後赴屏東陸軍空降訓練中心視察時致辭稱,面對非傳統的威脅,未來四年要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並意有所指地向對岸喊話:「國家安全、區域和平穩定,不是靠卑躬屈膝,而是要靠堅實的國防。」有傳大陸解放軍將在8月於海南島周邊進行奪島、登陸演習,並以目前由台灣海巡署人員駐守的東沙島為假想目標。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