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要數歷來香港可比擬今次的政治風波,非80年代初中英交涉時期莫屬;長達約五年的談判,以1984年底簽定《中英聯合聲明》作結。
回歸前爆移民潮 樓價照升
談判初期,英國兩度提出香港主權建議,均遭時任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拒絕,期間恒指反覆大跌,由1981年7月至1982年11月,17個月累計挫約六成。
另一個跌浪在聲明開始草擬前三個月,即1984年5月至7月,恒指再累瀉23%;惟及後遇上連續10個月升市,港股累計反彈約一倍,而《中英聯合聲明》則在1984年12月簽署。
與去年至今的政治動盪一樣,香港回歸前亦出現一浪移民潮,尤其在1990至1994年達高峯,有30萬港人、涉9.2萬個家庭趁回歸前離開;但期間樓市發展蓬勃,樓價反而直線上升。翻查差估署有紀綠的1993及1994年數據,樓價一度由低位拉升約四成才短期見頂;及至1996年樓市再熱炒,直到1997年爆煲。
至於香港在中英談判以外的政治風波,要數2014年佔領運動及去年至今的反送中;前者對金融市場震盪不算大,恒指由8月至12月反覆走低,累計跌不足半成,樓價更見靠穩。反送中一役由去年5月至今,恒指跌約兩成,但大部份跌幅是由今年1月底起大爆發的武漢肺炎疫情拖累,樓價則由去年6月高位累挫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