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小一統一派位結果周三揭盅,家長周三至周四將收到郵遞通知派位結果。雖說今年獲派首三志願的整體滿意率創九年新高,然而據四位受訪校長估計,「叩門」人數或與過去相若。疫潮下個別學校改以拍短片形式取錄學生及取消小組討論環節,基本上面見人數、面試內容沒大改變。四位來自不同類型小學的校長接受本報訪問,談叩門面試重點,家長多少可看出端倪,為叩門作最後預備。
記者:羅惠儀
35校網黃埔宣道小學在區內備受家長推崇,每年平均收到逾300個候補生申請,爭奪約15個叩門學額(每班三個學額計)。受疫潮影響,該校取消面試,改由家長為子女拍攝一段五至七分鐘的短片,內容包括自我介紹;語言、數理及體藝等範疇的學習狀況;分享閱讀習慣及家長申請學校原因等。該校公佈拍片要求後,成為家長討論區熱話,紛紛討論該找哪些製作公司拍攝短片。
鍥而不捨或可突圍
校長蔡婉英強調,家長不用在拍攝技巧大費周章,太「專業」的拍攝手法往往流於造作:「我們真的不是看(拍攝、剪接)效果,片段要多華麗,家長不用花錢找公司拍攝……我聽過有家長租club house、遊艇拍攝,我真的不是想看這些,反而希望短片,很日常用手機拍攝小朋友的生活片段──當然,因為只有七分鐘需要剪輯,最重要表達到小朋友的個性,說話能力,甚至他喜歡唱歌、講故事、跳舞,可錄影部份。」
她指出,校方有能力判別短片是否真確反映孩子生活:「哪些『作』出來?孩子表現純真,我們一定知,拍攝小朋友介紹自己,做一些動作是否真摯,我們看得出的──怎樣從中揀出適合我們的學生?是否喜歡音樂、閱讀,家長是否重視英文等,這些特質配合得到,我們便從中甄選。」
訪問拍攝的地方,是特別設置的英文圖書館,蔡婉英透露,學校重視音樂、英語,若學生有相關英語國際考試成績,不妨寫進個人檔案(Portfolio)供學校參考。「我覺得有考過都可以告訴學校,都是會參考的資料。」
鍥而不捨投寄「求位信」能否以誠意打動學校?蔡婉英分享道,過往曾取錄過一位就算叩門也非候補名單內的學生,而該名學生家長確實不斷寄「求位信」令她印象深刻:「基本上,八月已經完成所有收生程序,我們都不會再收生。碰巧開學後,有小一學生因為移民而退學,那名家長又認識該退學學生,翌日已來信學校……最後也取錄對方的孩子,因為家長很有誠意。」
帶同作品面試加分
屬於深水埗40校網的中華基督教協和小學(長沙灣)歷年叩門者眾,校長蔡世鴻指,去年460人報名,取錄約25人。學校不收取Portfolio,認為既不環保,亦花行政工夫處理,不過,面試時,學生可即席展示作品:「如果小朋友真的喜歡繪畫,可以即場給我們看畫作……我們不希望『硬銷』你的孩子,將所有獎盃放在我們面前,學校希望見到孩子日常生活學習,了解他們多些。」
蔡世鴻期望取錄有自主學習能力、喜愛閱讀的學生:「當然一定要有禮貌,過往試過有跑來跑去的學生,或者亂碰你桌上的東西,一定不會收……我有試過朋友的子女來面試,老師並不知道,那位學生是老師『打交叉』──那是因為有特別問題才這樣……最後我跟老師了解,原來那男生正是周圍跑。」
位於油尖旺區的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屬31校網熱門學校,去年叩門人數約600人,取錄名額20個。校方今年會面試所有申請者,首輪只見學生,次輪則同時見家長。校方大致想了解家長平常與子女的活動、平常誰接放學、跟進功課,及對學校辦學理念的認識等。校長陳淑儀指,並非全職媽媽可跟進功課便佔優,校方純粹想了解家長與子女的溝通狀況。
今年因疫潮關係,校方將主要面見家長及學生,並且將每個面試之間的時間延長,並加開多些班房作面試,以免聚眾。學生單獨面試形式,主要朗讀中、英文句子、故事書,部份普通話題目等;老師會口頭詢問情境題目考解難,當中涉獵數學思維(如兩位加減數、數數目)及圖畫比較等;亦會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等。「唯一用紙筆,是小朋友寫自己的中、英文名字。」
Portfolio簡潔即可
至於九龍城區名校34校網,啟晴邨內的聖公會聖十架小學亦納入此校網。校長陳頌康指,校方只設一輪面試,分別面見家長和學生;學生需準備一本圖書,跟老師講故事,全程十分鐘,主要以傾偈形式了解學生日常生活,喜好及參加活動。陳頌康透露,該校最想取錄「活潑、主動、有創意、具好奇心」的學生:「我都幾怕家長見面時會問你,學校的學術如何?是否多測驗、功課……我回應學校是走開放、多元(發展),其實,很見到對學校並不認識,相對不想揀這些學生。」
對於家長製作的學生Portfolio,他說校方未必花時間逐一細看:「簡潔即可,主要給學校引證一些資料罷了。」不過,若學生面考試即席展示特別才華的作品,如畫作,他反而印象深刻,亦容許面試學生有這個發揮空間,把握短短面試時間一展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