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間24小時書店 台北人心靈被窩伴書迷20年 敦南誠品今熄燈

全球首間24小時書店 台北人心靈被窩
伴書迷20年 敦南誠品今熄燈

【傳奇謝幕】
【本報訊】「別了,敦南誠品!」作為台北人文地標的誠品敦南店,20年來不間斷陪伴書迷逾18萬個小時後,因租約期滿將於今日結業,數以萬計的書迷昨湧入書店親身道別。誠品敦南店是全球第一間24小時書店,除了是港人朝聖地,更曾獲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亞洲最棒書店」及CNN評選「全球最酷書店」。日本作家野島剛形容,敦南店誕生於台灣解嚴後,沒有民主就沒有誠品,敦南店的謝幕代表了台灣民主已穩固,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

從1999年亮燈到現在,已過了兩個十年,敦南誠品今日正式告別,大批書迷趁書店熄燈前朝聖,昨日店內擠得水洩不通,大樓外拉起管制線,排隊人龍在大樓外延綿50多米,預計昨多達3.5萬人入店參觀。門市人員忙得不可開交:「告別活動開始後,午夜人潮比平常多兩倍。熟客回來了,新客也把握機會朝聖。」誠品今日舉行一系列倒數活動,包括「18小時馬拉松講座」、室外演唱會,到最後進行熄燈儀式,象徵敦南店走入歷史。

誠品敦南店今日結業,成為港台書迷的美麗回憶。互聯網

總統蔡英文近日到敦南店重溫買書時光。台灣蘋果新聞網

大批書迷湧入敦南店道別,場面熱鬧。台灣蘋果新聞網

書迷參加熄燈前的微醺派對。

CNN「全球最酷書店」

誠品敦南店是誠品首間書店,1989年設於台北仁愛圓環,1995年遷往現址,1999年開始24小時營業,卻原來是一場意外。當年有書迷希望有24小時書店,誠品隨後試營運三個月,反應出奇熱烈,晚上人潮比白天還多,在沒有台北捷運與深夜巴士的年代,台北人幾乎把書店塞滿。此後的敦南誠品成市民心靈被窩,誠品畫廊執行總監趙琍表示,混很晚的年輕人、夜貓子創意人、剛下班的藝人、寂寞的都會男女,都在敦南誠品相遇:「早上我來上班,常會遇到拉着行李的香港人在喝咖啡。他們前一晚就是在這過夜,喝完咖啡,打算去搭飛機。」自此,敦南誠品的大門再沒拉下。永不熄燈的使命未來將由市政府旁邊的誠品信義店接棒,繼續24小時營業。

匯聚都市眾生相

56歲的香港作家馬家輝,1990年代在台北讀書及工作,曾在敦南店度過青春光陰,至今難忘那裏出現的型男索女,讓人感覺是「永遠有事情在發生」的場所:「比書香更濃烈衝鼻的,可能是青春無敵的陣陣荷爾蒙。」電影《海角七號》未問世前,導演魏德聖初到台北,在書店內拜讀《梵谷傳》度過低潮,最後拍出《賽德克巴萊》等熱門電影,他說:「謝謝你提供年少時候的養份。」台灣總統蔡英文上周三(27日)也親身到場,重溫過去逛書店的時光,買了一本《Good Eye台灣挑剔指南》。日本作家野島剛形容,敦南店是歲月積累的「文化遺產」,它誕生於解嚴後,「沒有民主就沒有誠品」,兩者同步成長。而它的謝幕代表台灣了民主已經穩固、文化完全解放,象徵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曾負笈台灣的港人廖先生,憶及當年敦南誠品的點滴,走上樓梯後,在書店詢問處後方生活叢書的一角,柔和燈光沿路照亮到擺滿建築書籍的另一角,耳邊彷彿響起書迷走過木地板的聲音,小孩在角落依偎着媽媽,低頭看着繪本,顯得安心而自由,閱讀精神就在這裏萌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