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已實施四個月的內地人來港檢疫限制將放寬,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內地疫情已穩定了一段時間,有空間可以放寬通關。惟有立法會議員擔心內地疫情透明度低,現階段放寬與內地通關或令本港抗疫成果前功盡廢。
本港由2月8日起規定內地來港人士須強制檢疫14天,有效期延長至6月7日。張竹君昨在記者會上表示,本港、內地和澳門疫情穩定了一段時間,尤其是內地與澳門,相信有空間可以放寬限通關;粵港澳三地的相關單位正商討聯防聯控工作,詳情仍未敲定,有消息會公佈。
張竹君:人群聚集仍需戴罩
至於限聚令會否取消,張竹君表示政府正檢視是否有空間放寬限聚令,除疫情之外,亦會考慮多種因素。她指目前無科學標準定出究竟多少人聚集會增加傳播風險,惟面對疫情全球大爆發,市民未來一段長時間仍需佩戴口罩,尤其是人群聚集又不戴口罩的活動如吃飯與唱卡拉OK有傳播風險,因此最好唱K時也戴口罩。
被問及對遊行、集會的聚集有何建議時,張指從公共衞生角度雖然現時本港疫情放緩,但仍有輸入個案,亦不肯定本地個案是否已「斷尾」,因此市民應繼續減少不必要的聚會。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表示,全球疫情仍反覆,內地疫情透明度低,無論確診病人數字或病毒檢測數目均難以肯定,現階段放寬內地人來港的檢疫限制風險頗高,一旦有內地隱形病人將病毒帶入社區,本港抗疫成果便會前功盡廢。他認為即使取消檢疫14天的規定,亦應強制所有內地來港旅客接受病毒檢測。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本港可引用內地及澳門正使用的手機程式及健康碼系統,在三地互相認可下,核實入境者經測試呈陰性後才准許他們入境。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