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nasopharynx)位於鼻腔之後,下通口咽,左右兩側有耳咽管與中耳相通。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又稱「廣東癌」,因為這種癌病常見於廣東人。香港是全世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香港發病率是2倍於台灣,6倍於上海,50倍於美國,因此稱之為「香港癌」就更準確。香港每年大約有800宗鼻咽癌新症,年齡從十多歲開始,高𥧌期大約五十歲,男多於女(大約3比1),2017年香港癌症發病率排名,男性排第6,女性排第17。
鼻咽癌初期症狀包括痰涎帶血,耳咽管出口被腫瘤阻塞引致中耳積水,一邊耳脹痛、耳鳴和聽力減退,其後擴散頸淋巴結腫大。如果病者沒有及時診治,癌細胞會侵蝕顱底一帶神經線,症狀包括頭痛、面部麻痹、複視、吞嚥困難、聲音沙啞。更後期病患者甚至有癌細胞遠端擴散至肺部引致氣喘、肝臟引致肚痛肚脹及骨骼引致骨痛。
有以上鼻咽癌病癥,應盡早見醫生檢查,醫生會用內視鏡檢視鼻咽是否有腫瘤,如果有腫瘤的迹象,醫生會取出一片組織,做活組織切片檢查確診。其他檢查包括超聲波、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正電子掃描。
鼻咽癌成因受遺傳因素的影響最大,病人的兄弟姐妹及近親患這種癌病的機率大增。鼻咽癌病者近親普查研究發現,沒有病徵的近親中,大約1%-2%發現患鼻咽癌。
鼻咽癌的細胞內有共生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95%鼻咽癌病者血清EB病毒抗體或脫氧核糖核酸(DNA)指數過高,只有少數極早期鼻咽癌病者血清癌指數是正常。
如果有鼻咽癌家族病史,可以每一至兩年定期抽血清檢查EB病毒抗體或脫氧核糖核酸(DNA)指數,如果發現EB指數高,便要用內視鏡檢視鼻咽,大約1%至2%人發現患鼻咽癌。
其餘98%至99%EB指數高但內視鏡鼻咽檢查結果未患鼻咽癌的人,這類人大約1%至2%之後會患鼻咽癌,建議三個月之後再次抽血清檢查EB病毒指數和內視鏡檢查鼻咽。如果EB指數仍然偏高,建議每六個月至一年檢查EB病毒指數和鼻咽內視鏡檢查,直至EB病毒指數正常為止,大約50%人EB病毒指數在五年內回復正常。
袁寶榮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