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財閥,過去數十年游走中港政界如魚得水,直至近年遇上一個嗜血成性的領導人,在修例風波被「鬥地主」,才變得略為收歛,但始終心有不甘;今次國安法,中共改變策略,招降納叛,軟硬兼施責逼他們歸隊發聲,孤立無權無勢、且反對國安法的大多數人。
國安法傳出風聲前的兩星期,香港政府悄悄推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把這兩件看似獨立的事件一併來分析,再看看日前四大孖沙齊齊跪低,異口同聲為惡法護航,就知道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2019年,話說在全城反送中一役,香港的地產商非常不聽話,沒有跟隨國家意願敢於「亮劍」,還疑似透過「買辦」在立法會拉布,似有若無地拖垮中共修訂《逃犯條例》的全盤大計,隨後草草刊登「止暴制亂」交功課,當然惹起中共不滿。之後9月,民建聯就在報章的A1頭版刊登廣告,要求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建屋,侵犯私有產權。
香港的地產商向來珍惜羽翼,把幾十年來囤積的農地當作寶,見政府疑似「動真格」,開天索價濫用《收回》,就紛紛拋出各種借地、捐地方案,大搞過渡性房屋、其他慈善類項目,冀能讓政權消消氣。可惜的是,這種做法也變相自揭底牌,讓中共知道這班人的要害。
或許是為了讓國安法順利通過,早在5月5日,香港政府突然宣佈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的詳情,擬向申請者批出上限150公頃私人土地,當中每個項目須提供不少於50,000平方米的新增總住用樓面面積及最少額外1,000個房屋單位,一大塊肥豬肉,就這樣躺在香港最有權勢的地產商眼前。
見到一眾高官、富豪狗急跳牆,簽名、表態,香港人也該心知肚明,今場仗比去年更難打,數人頭也悲慘地發現盟友越來越少,唯一扳回局勢的板斧,或許是國安法最不願見到的國際戰線。
大灣區國舅爺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