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視點】電池車之投資價值 - 謝志豪

【百達視點】電池車之投資價值 - 謝志豪

提起電池車,第一時間一定聯想起Tesla。但電池車背後的組件、運作均需要科技的配合,例如更輕巧和耐用的電池、具速度的充電器以至最新研發的半導體。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2018年全球路面上有五百萬輛電池車,較對上一年多二百萬架。2030年全球電池車可能高達4300萬架。支持電池車發展,背後有兩大動力──環保意識和科技發展。如果把五百萬輛汽油車,都換上電池車,便能減少3600萬噸碳排放。

環保是支持電池車發展的一個動力之外,同樣緊要的是科技發展能降低生產成本。過去十年,受惠於鋰電池科技的發展,電池成本降低90%,有機構更預計由現時到2024年,成本能再多減50%。電池生產商當中,最為投資者熟悉的莫過於比亞迪。亞洲區以外,還有歐美企業,例如紐約上市的Aptiv。

電池充電器亦同步得到改良。最新的充電器,其能量是第一代的一倍。有別於一般車輛,用於電池車的半導體需要支持強大電壓和電流,同時能夠減少能源流失和降低能源消耗,而耐熱及具有高壓特性的碳化矽,就成為最新一代半導體的最佳物料。有研究顯示,全球汽車業將帶動碳化矽半導體前景, 2018至2030年間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可達60%。碳化矽半導體生產過程和工序較傳統半導體,生產門檻高。全球求碳化矽半導體生產商不多,除了日本龍頭例如三菱和東芝等,還有德國上市的Infineon和美國上市的On Semiconductor。

科技發展,加上大衆對於環保意識日益提高,如果相信電池車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不妨從不同角度,分析每個細節,會見到更大的一片天。

謝志豪
百達資產管理高級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