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近日在香港已經受控,這實在有賴醫護界及全體市民的努力和合作。至於癌症病人的治療,因明顯屬於緊急病症,各醫院及腫瘤專科皆盡力維持服務,大體上也沒有中斷或比以前延遲。相反,在歐美,很多先進大城市因資源問題,被迫大幅減少或延遲癌症病人的治療。這方面香港比起世界各大城市真的是優勝了。
然而,在癌症診斷方面,情況卻有點令人擔憂。首先,市民近月來需要盡量留在家中。若發現身體有症狀,都傾向等待多一點時間,觀察一會,尤其是想起要到醫務所、醫院或化驗室檢查,都不甚情願,因為這些皆被視為感染病毒的高危地方。而醫院及診所方面,也確實減少了非緊急服務,以致除了屬於已確診癌症的病人外,其他一般新症都明顯延長了等候時間,當中或有病人其實已患上癌症,但也不能及早得到診斷。
本星期有一位四十多歲的乳癌病人被轉介給我治療。她早在本年一月下旬已經留意到乳房有一硬塊,但因疫情開始嚴峻,想起要去看醫生、做檢驗這些地方,就已卻步;加上她是一位教師,未幾已經需要用大量時間預備電子授課及視象教學,忙得透不過氣,就將身體的感覺放低了。直至最近,乳房的硬塊脹大疼痛,連乳頭周邊也開始潰爛,她才不得不放下那緊迫的工作去求診。活組織化驗除證實腫塊是乳癌外,癌細胞亦是生長速度較快的型號,而正電子掃描顯示癌細胞已擴散到多處淋巴結及骨骼。她現已趕緊開始治療。
現在有一些在歐美的腫瘤科中心開始注意有多少個案是因新冠疫情而影響到延遲確診,及這批病人的根治機會率有否因而下降。香港市民千萬不要對自己身體的不適掉以輕心。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李沛基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