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推文被加上查明事實的標籤後,威脅要關閉或規管社交媒體。多名政治傳訊學者認為,特朗普的威脅凸顯了社交平台在選舉期間對抗虛假消息時,經常左右做人難。
德州大學研究社交媒體的教授伍利歡迎Twitter今次「大膽」的做法,並指它「會面臨很多反對聲音,到底他們能否堅持下去,仍要拭目而待」。學者們認為社交平台處理假消息時經常陷入兩難,不插手會被批評坐視不理,而干預後亦會遭施壓。喬治華盛頓大學數據、民主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利文斯頓說,今次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向Twitter施加了龐大壓力,將導致「社交平台計劃下一步時會猶豫不決」,「他們被困兩難的境地,不知向何方前進」。
極端留言谷點擊增收益
利文斯頓認為社交平台還面臨着另一個矛盾,就是打擊極端煽動言論的措施,與他們倚仗吸引注意力,帶動廣告收益的經營模式背道而馳。即使Twitter明言要促進「健康對話」,但「社交平台深知他們根本是在放大極端言論」,而極端言論最能催谷瀏覽量,助他們賺取最重要的廣告費。
學者也留意到Twitter的防止資訊誤導政策,只適用於指定內容的推文。特朗普近日曾推文,失實地指控美國電視頻道MSNBC主持人斯卡伯勒在擔任國會議員時謀殺了一名女職員。但Twitter沒有按女死者丈夫意願,刪除散播虛假陰謀論的推文。利文斯頓就相信,政策主要是處理關於選舉程序和武漢肺炎疫情的推文。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資料科技教授克賴斯認為,平台沒審查所有政治言論,而是集中審查關於選舉程序帖文,並明言保障選舉正當性,是凌駕用戶任意發言權之上,「做法正確」。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