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已停課逾三個月,中三至中五學生昨日復課,本地學生終可返回校園,惟近2.7萬名跨境學童卻因港府與內地未能達成共識,至今仍復課無期;家長、老師以至校長對此感無所適從。跨境中三學生偉仔擔心,復課無期拖慢學習進度,影響成績及日後升學。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擔心,教師同時兼顧本地學生,又要為跨境學童網上授課,工作量及壓力將大增。
偉仔居於深圳,在粉嶺一間中學就讀中三,停課三個多月以來,學校皆以軟件zoom網上授課。即將升讀中四的偉仔仍未選擇好高中科目,他原打算復課後對科目加深了解再決定,惟復課無期令他不知所措。即使校方繼續網上教學,偉仔認為並不足夠,渴望盡早回校。偉仔父親過去中港兩邊走,他指深圳政府害怕跨境學童回港後染疫再在內地播毒,為跨境學童未能復課主因。
兼顧網課 教師工作量倍增
在鳳溪第一中學就讀中三的男生Kris指班上30人「差唔多有一半冇返」。同班的跨境同學部份身在內地,亦有人較早前已來港正在家居隔離,他坦言不會拒絕接觸跨境同學,「隔離咗都冇事就唔使驚嘅」。
為顧及學習進度,北區有中學校長特意安排網上實時課堂,學童可在屏幕接收老師教學內容甚至提問。下課後,老師亦會主動聯絡跨境學童,跟進他們的學習進度。另一名北區中學校長亦表示,老師會在課堂使用實時教學系統。兩位校長皆強調,實時教學只為讓兩批學生同步學習,以免跨境學童回港復課時進度落後。
在屯門一間中學擔任中三班主任的陳老師透露,曾在網上課堂其間出現技術問題,故校方抽調活動助理和實驗室助理充當臨時IT人員,令實驗室支援減少,影響教學質素。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復課後前線教師除恢復正常課堂,亦兼顧跨境學童,工作量可能增加至少一倍。他批評,政府並無交代協調進展,難以預計跨境學童復課時間。
■記者郭杏妤、黎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