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風」吹襲香港的時代,報攤擺放着日本偶像派封面照或附送的彩頁海報,無不成為學生收藏的精品,松田聖子中森明菜早見優的少女髮式;近藤真彥的不羈狂潮、澤田研二的妖魅黑夜、西城秀樹的艷陽火舞,都是進擊亞洲的偶像先鋒。
早在70年代,電視台已播放許多配音日劇,喚醒了豆芽期的青春荷爾蒙,校園愛情勵志和正義刑警的故事,充滿了一代香港孩子的午後時光,那是一杯幸福的雜果賓治,微酸既甜,裏面有那麼一小塊永遠不捨得吃掉的楊桃。當時拚命長大的少年人,誰都想脫貧,遠走高飛,來個電視劇《前程錦繡》式的苦鬥。劇中沒有英雄,只有三個看似平凡的青年,挫折重重,迷失在上帝設計的命運八陣圖,穿牆鑿壁,無論如何抱住想要跑出去看海的心情,逆風飛翔。
《前程錦繡》演紅了中村雅俊,唱紅了羅文。老香港人不會不懂「斜陽裏氣魄更壯,斜陽落下,心中不必驚慌…… 」,然而這首膾炙人口的金曲,更是紀錄了小島一代香港人的故事。
我後來在香港電台的英式小酒吧裏,幸運地認識了填詞大師盧國沾先生,未敢在大師前胡亂發問,更不要說跟他細聊關於《前程錦繡》,反倒是跟羅文就一起聊過無數次這首作品。我常對羅文打趣說,他的人生閱歷厚過黃頁電話簿,只有他,才會深切體會夕陽西下的感懷,只有他,才明白甚麼叫氣魄。縱有多少淒冷境遇,還是可以試着挺起胸膛扛過來,沒能走過低谷,又怎樣領略高山流水。羅文的鬥志非凡,正是東方之珠多年來不住提煉的真香港人本色,簡直超乎想像。如何在歌裏唱出過盡千帆,卻又信心滿懷實在太不容易了。「抵抗高山,攀過望遠方」燃燒着生命的如火盼望,颶風翻騰裏求點平安。
只有希望,才是痛苦活着最好的麻醉藥。
今夜,驀然回首,也許《前程錦繡》便是才子黃霑《獅子山下》的前傳,而甄妮的《東方之珠》是鄭國江老師填詞,「若以此小島終身作避世鄉……」的哀鳴,千愁萬緒。
香港情的三部曲,換了人間。
撰文:陳海琪
本欄逢周四刊出
藍調時光
廣播人。寫作人。電視節目主持人。一直相信:只有逆風而行,才知道飛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