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及高官租借官地過程順利,反觀平民則處處遇上阻滯。離島區議員郭平(圓圖),同時是環保組織「環保生態保育協會」主席,早年在梅窩的私人土地向居民推廣有機耕種,但土地太細及想擴展社區活動,遂計劃租用距離梅窩碼頭15分鐘步程的官地作農耕,惟物色土地時已發現有不少限制,「睇過覺得理想嘅官地,一係唔可以出租,一係有其他用途」。
無解釋原因
郭平後來將目標鎖定在其耕種的私人土地旁、一塊面積約8,580平方呎官地,2016年向地政總署申請用作有機耕種及教育中心,由於後者由帳篷搭建,「地署話帳篷要符合安全規劃」。於是他請專人畫好圖則及呈交資料,「前後用咗兩年時間」;2018年獲批,但這只是第一關,仍需獲政策部門支持,最終未獲支持而被否決。
郭平指當局未有解釋申請被拒原因,但他未有放棄,2018年6月去信多個部門,包括該區地政專員、食衞局、教育局、漁護署及環保署,信內詳細說明其組織過去於環保及教育的貢獻,希望各部門重新考慮其申請,但不獲支持,「只係簡單回信寫住不支持,冇解釋」;最後,地政以沒政策局支持為由,正式否決申請。
郭平以「痛苦」形容歷時兩年多的申請,對環保署及漁護處特別失望,因她們都主張推廣環保及保育,「我的申請符合這些要求吧」;漁護處曾檢驗其耕地的水質及泥土樣本,全部合乎標準,但最後拒絕支持。
整件事令郭平感氣餒,質疑決策部門從未看過申請內容,「政府對我們這些小型NGO(非政府組織)不放在眼內」,因部門從未與他討論申請細節,「如果佢有睇,便會同我討論有乜地方要修改」,但對方從未提出,最後否決也沒解釋原因。他批評政府多年來鼓勵環保,但「講一套做一套」;該有機耕作申請失敗後,曾與郭平合作的有機農夫也紛紛離開,「因為睇唔到前景」而終結。
審計署4月發表報告,指地政總署未就如何處理不合資格、或欠政策支持的短期租約申請定立具體指引,包括應否告知申請人欠缺政策支持的原因,及應否拒絕有關申請或容許申請人修改建議書以取得政策支持。郭平個案正是未有得到決策局拒絕支持的原因。現時該土地仍然丟空,野草叢生,看在眼內令他覺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