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卑詩省最高法院在香港時間今凌晨2時許,裁定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被控的罪名構成「雙重犯罪」,令已在溫哥華滯留近19個月的她,將面臨繼續引渡到美國受審的法律程序。下次庭審安排在6月,並至少持續到今年底,上訴過程可能延續數年。
宣判前夕,孟晚舟和華為團隊信心滿滿,上周六到法院門前豎起拇指拍下「慶功」照。此前有熟悉加國引渡程序的律師坦言,對孟勝訴感樂觀。但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公佈的孟晚舟引渡案的第一個判決結果,認定孟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因此對她的引渡案將繼續審理,孟將留在加國參加後期的相關聽證,並等待新的審判結果。
被美國指控欺詐、妨礙司法公正及盜取商業機密等23項罪名的孟晚舟,引渡聆訊今年1月20日開階段開始,法院昨就符合引渡所需的雙重犯罪原則宣判,即有關控罪是否在加美兩國同樣構成犯罪。控方指孟涉嫌欺詐匯豐銀行,隱瞞華為與其在伊朗有業務的Skycom公司之關係,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令。但辯方稱,加拿大並未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因此當事人未觸犯加拿大法律。
6月再審訊
根據加拿大司法部的數據,自08年以來收到來自美國的798宗引渡請求,加拿大只拒絕或解除八宗,佔總數僅1%。溫哥華引渡律師Mo Vayeghan說,辯方論點「有可能成功」,但他們「面臨着艱苦的戰役」,因為檢察官「強調欺詐是刑事指控的核心」,而不是制裁。
孟晚舟事件令加中關係緊張,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在法院宣判前夕表示,當局不需要為獨立司法系統所作的決定道歉或解釋:「我們對司法體系的獨立性有信心,我們當然會繼續遵守和捍衞我們的體系。」
據悉,該案將在6月進入下一階段,辯論加拿大官員在逮捕孟晚舟時是否遵守了法律。預計在9月的最後一周和10月的第一周進行結案辯論。
孟晚舟此前多次出席庭審,其律師就美國對她的引渡提出辯護,同時,腳踝上戴着監視器的孟晚舟每天都在嚴密監視下生活。如今,在等待544天後,孟晚舟仍不能重獲自由。
加拿大廣播公司/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