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一步】美國私營航天公司SpaceX的「載人飛龍號」(Crew Dragon)太空船,預計在本港時間今天凌晨4時33分發射升空,結束九年來美國載人上太空軌道要由俄羅斯代勞的尷尬局面。無論這次升空是否如期順利進行,美國太空總署肯將兩名太空人的性命交託給私營公司,標誌了「太空資本主義」的里程碑,為企業家結束大政府獨霸太空,踏出重要一步。
按計劃,「載人飛龍號」由「獵鷹9號」火箭運載,在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升空,載太空人赫爾利和本肯上國際太空站。佛州天氣在發射前夕好轉,令天氣適合發射的機率由四成增至六成,如天公不造美,下個升空窗口在周六。美國太空基金會行政總裁澤利博爾對這次升空非常期待:「這就像我小時候阿波羅登月時的興奮。」
火箭私企曾受抵制打壓
1969年「阿波羅11號」首次載人登月,勝出美國和蘇聯的太空競賽,被形容是資本主義戰勝共產主義。「阿波羅計劃」的確有數百私營承包商參與,但整個計劃其實是由聯邦政府集權操控,送人上太空軌道,之後一直由蘇俄、美國和中國政府獨霸。
在科幻小說願景中,未來太空是由企業家主導的。1990年代美國多名企業家為此前仆後繼,創辦多間火箭公司,但都在決策者和國防航天巨企抵制下,碰得焦頭爛額,像銀行家比爾(Andrew Beal)1996年創辦名下航天公司,研發低成本可重用火箭,卻在2000年黯然結業,指無法跟獲政府補貼的航天巨企競爭。
馬斯克(Elon Musk)2003年創辦的SpaceX能避過前人厄運,全賴他像傳奇電影和航空大亨侯活曉士那樣,「做騷力」和執行力兼備,像同年他的「獵鷹1號」火箭引擎測試成功,就用貨車全國展示火箭原型造勢,令政府不得不認真看待他。
2004年「太空船一號」兩度成功載人上太空次軌道,成維珍銀河開拓太空旅遊業務的基礎,惜進度受多次測試拖累。同年美國國會修法為商業發射公司開綠燈後,太空總署翌年亦展開招標計劃,邀請私營公司研發新的太空貨船。
SpaceX趁波音等大國防航天商嫌合約金額少,2006年中標研發「獵鷹9號」火箭,2012年「飛龍號」貨船成首架對接國際太空站的私營公司飛行器,亦取得為其他公司發射衞星等生意機會。SpaceX的成功經驗吸引投資者押注其他私營航天公司,令業內百花齊放。
NASA集中上月球登火星
太空服務公司Nanoracks行政總裁曼伯表示,SpaceX載人上太空是過去數十年企業家的累積奮鬥成果,「現在私營部門已成打開太空前線的全面合作夥伴」。太空總署署長布里登斯廷指他們的願景,是將近地軌道交通完全交給私營公司,太空總署集中發展到月球以至火星的載人任務。
福布斯網站/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