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編港史恐成紅色教 團結基金招兵學者︰必抹黑社運材

建制編港史恐成紅色教 團結基金招兵
學者︰必抹黑社運材

【政治熱話】
【本報訊】港版國安法即將殺到,其中一條條文更強調,行政長官應當開展國家安全推廣教育。與此同時,本報查冊發現,由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已聞風先動,成立相關公司,開始招兵買馬着手編寫《香港志》,當中公司董事更橫跨多界別親中人士。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憂慮,編纂香港地方志並非單純學術探討,其後或會成為教材,表達官方史觀,意圖搶佔香港歷史話語權。
記者︰潘曦

「香港地方志中心」首任董事為董建華及梁愛詩,考評局歷史委員會主席劉智鵬亦隨後加入。

據公司註冊處文件顯示,團結香港基金於去年7月底,即反送中掀起的連串社會運動初期,已開始成立「香港地方志中心」。首任董事為董建華及梁愛詩,隨後多名建制派要員、前大學校長、學者、商界人士11月加入,當中包括近日屢次炮轟一條文憑試歷史科試題資料偏頗的考評局歷史委員會主席,兼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

近日,「香港地方志中心」更動作頻繁,開始積極發展。其不但在網頁上招聘編輯、文獻檔案及歷史圖像、外事及傳訊主任等職位,而且更提交多個商標註冊,至本月獲接納申請。雖然這間擔保公司暫時未有財務資料公開,不過可從團結香港基金看出端倪。據團結香港基金2016至2018年公司賬目顯示,其每年獲得約1.3億至1.6億元捐款。總支出方面逐年增長,由2016年7,867萬元增至2018年逾1.1億元,每年錄得約3,000萬至半億元盈餘。截至2018年底止,基金銀行定存及現金結餘超過2億元。按估算,該款項相信已足以應付,攤分多年開展的《香港志》編纂工作。

呂秉權估計《香港志》或會成為教材,更必然表達官方史觀。

巨大財力 製造單一聲音

值得一提的是,是次《香港志》記述的時限,將由香港有人類活動開始,至2017年7月1日為止。當中涵蓋了2003年23條立法風波、政改、佔中等,本港發生的多項社會大事。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認為,編纂香港地方志並非單純學術探討。至於完成的書,他估計或會成為教材,而非「可用可不用」的參考書。當中更必然表達官方史觀,呼應主旋律,包括六七暴動、六四事件、香港社運,「對於一啲好有爭論性的事用國家觀點去描繪,例如佔領中環係有普選唔要反而搞亂香港」。

而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出,若將來《香港志》轉為教材,要嚴謹再審視內容有否偏頗。但若只為學術著作,則會尊重其學術自由,並認為各個聲音的相關著作,理應亦可自由出版,以營造百花齊放局面。「但最擔心係建制有大量財力支援呢方面嘅出版,但民間就冇咁嘅資金,造成市場上只存在單一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