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護國歌的尊嚴,規範國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強公民的國家觀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歌法》第一條如是說。
中國於1949年成立,卻到2017年才有《國歌法》,是因為香港。
自從2008年起,有全國政協每年都會提案訂立《國歌法》,但一直都未有採納,直到2015年6月,世界盃外圍賽香港隊對戰中國隊,香港隊球迷噓中國國歌,中國官民之間便開始研究訂立《國歌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17年6月,正式提請審議《國歌法》,在這段時間前後,香港球迷依然繼續噓中國國歌,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張榮順批評,香港發生不尊重國歌事件,挑戰「一國兩制」原則,有「逼切性」和「現實重要性」,需要把《國歌法》納入《基本法》附件三以在港實施,防止有關行為。
中國的《國歌法》在2017年10月1日實施,一共有16條,聲稱立法原意是要倡導公民和組織在適宜的場合奏唱國歌,表達愛國情感。
既然要透過國歌來愛國,也先了解它的起源。
中國的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1935年,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不久成為抗日電影《風雲兒女》主題曲,那時候,中國大陸還是由國民黨執政,國民革命軍第五軍第200師也曾定為該師軍歌。
國歌作詞人 被批鬥飲尿屈死
田漢滿腔熱血,一生愛國,寫下《義勇軍進行曲》,「不願做奴隸的人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可惜,他的血肉沒在長城,卻在秦城。1966年,文革開始,最愛國的《人民日報》發表「田漢的《謝瑤環》是一棵大毒草」等批判文章,田漢被關閉於秦城監獄,由於他患有腎病和糖尿病,有時忍不住小便尿在地上,結果被看管人員強迫喝掉自己的小便,受盡屈辱而死,這是周恩來的文化秘書張穎對鳳凰衛視歷史頻道說的。
這就是愛國的中國國歌作詞人的下場。
走回2018年,中國《國歌法》立法一年後,一名有200萬追隨者的網絡紅人楊凱莉,首先被拿來公開試刀,她被指在直播時,因為手舞足蹈、五音不全的唱了一句「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民」,就被指在直播過程中竄改國歌曲譜,以嬉皮笑臉的方式表現國歌內容,被行政拘留5天。
楊凱莉稱,自己是因為愛國所以才誤墮法網,「事發時正值國慶假期,看到祖國繁榮昌盛,感到非常自豪,開播時不禁唱起了國歌。」
得了案例,中國一如既往開始獵巫,以「法」為靠山,這個不敬,那個侮辱,另一名網絡紅人一度又被指控曾在直播期間侮辱國歌;山東魯能泰山足球隊的一名巴西籍中場亦因在球賽前,奏中國國歌時,眼睛朝下看,用手抓臉,被中國足協處罰停賽一場。
在香港,立法會今日恢復《國歌法》二讀,將以《基本法》本地立法形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