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新冠傳播而暫緩重組及裁員3.5萬個職位行動的滙豐控股(005),據聞將趁疫情趨緩和而捲土重來。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報道,集團董事會正構思重啟改革重組計劃,並敦促管理層推進,甚至要加大削減力度,又要着手出售歐美等潛在業務,將騰出資源重投集團的收益來源,重鎮亞洲市場。
或出售美法資產
受消息刺激,滙控昨日在港股價收報36.9港元,隨大市升3.36%。《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隨着疫情過去,董事會在近期會議中,希望管理層能夠更勇進地重啟改革計劃,包括進一步裁員及可能出售美國業務、法國零售網絡及非策略性市場業務。
報道認為,滙控出售美國業務是可能的,但是否出售目前仍言之尚早,董事會認為滙控有需要在美國擁有一間公司,但其存在的形態則需重新考慮。
至於法國業務方面,該行於法國有逾200家分行及4,000名員工,並已邀請其他銀行及私募股權公司競標。就部份非策略性國家業務,包括馬耳他、百慕大、菲律賓及新西蘭等,該行亦會檢視這些國家的業務是否可以出售或關閉。
需時幾個月評估
報道引述另一位消息人士稱,集團希望全新(brand new)的策略計劃能盡快推進,「早好過遲(sooner rather than later)」,但估計完成評估還會需時幾個月。
今年2月,滙控在策略日公佈,將削減3.5萬職位及節省45億美元成本,並要透過出售業務,從而壓縮1,000億美元加權風險資產。不過到3月底因疫情嚴峻,行政總裁祈耀年發內部通訊稱,「已決定現階段暫緩進行與重組計劃有關的絕大多數裁員行動」,當時英媒指,鑑於監管機構要求銀行竭盡所能支持受疫情打擊公司,令重組變得困難;加上大量僱員被迫在家工作,令裁員行動變得複雜,而市場估值暴跌,滙控亦難以出售價值數百億美元的不良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