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主任突公佈1月武肺研究疑為海鮮市場開脫 下水道「驗出」病毒

疾控中心主任突公佈1月武肺研究
疑為海鮮市場開脫 下水道「驗出」病毒

武漢肺炎爆發以來,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被公認為病毒源頭,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近日為市場開脫:「1月初在下水道廢水在內的環境樣本中,有檢出病毒……海鮮市場本身也是受害單位,在這之前病毒已經存在了。」高福強調,調查病毒源頭,要給科學家時間做專業研究。

武漢市衞健委去年12月31日通報27宗「不明肺炎」病例。由於第一批病例大多與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的商戶或親屬有關,故市場被懷疑為病毒源頭。市場1月1日宣佈休市,大批公安、城管等人員封鎖市場,並由身穿全套防護裝備的人員到場消毒。當地人早已指出,海鮮市場表面賣海鮮,實際上有蝙蝠、蛇、土撥鼠、穿山甲等各類野味出售,當時一張兔子頭及動物內臟被遺棄在市場一角的照片更在網絡瘋傳。

由於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相距中國最高級別的武漢病毒研究所只有十餘公里,故外界也一度認為市場的病毒來自研究所,但武漢病毒研究所多次否認,所長王延軼近日接受內媒訪問時強調,武漢病毒研究所最早在去年12月底才第一次接觸新冠肺炎的臨床樣本,「都沒有的東西,怎麽去洩露它呢?」

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前日在兩會其間接受內媒訪問稱:「在1月初曾經到武漢親自採集一些標本,提取的動物樣本中沒有檢出病毒,但包括下水道廢水在內的環境樣本中,有檢出病毒……(最初)我們推測海鮮市場可能有,但現在看來,海鮮市場本身也是受害單位,在這之前病毒已經存在了。」高福另稱:「截至目前,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仍未找到……新冠病毒推翻了我們好多認知,我們很多的知識積累『走不動了』,很多已經不按這個規律來了。」

疾控中心主任高福

網民揶揄:他是一個「政客」

然而,早於今年1月26日,官媒新華社曾報道,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報道也寫道「(中國疾控中心)高度懷疑此次疫情與野生動物交易有關。」高福如今同樣引用「環境含有病毒樣本」的證據,卻得出「海鮮市場本身也是受害單位」的結論,與中國疾控中心1月初的說法大相逕庭。不少內地網友對高福持負面評價:「這位專家不要講話,謝謝」、「老高的言論看得出來,他是一個政客而不是一個科研工作者。」

另外,武漢全市本月14日開始展開了「十天大會戰」,全市篩查武漢肺炎患者。內媒報道,至本月24日已有900多萬名居民被採樣,累計完成657.4萬人次的病毒檢測,發現218宗無症狀感染者。
新華社/鳳凰衞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