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拔不公 奧委會:計賽事名次非時間

選拔不公 奧委會:計賽事名次非時間

【本報訊】本報前年揭發亞運游泳港隊爆出選拔不公,事件引發審計署調查,立法會帳委會昨日亦就問題展開聆訊。港協暨奧委會行政總監鄭國鴻在追問下披露,會方考慮的「最佳成績」是指賽事名次,而非做出時間,更明言不知道有關泳手「係咪全港最快」,在議員炮轟下承認做法「唔理想」。

沒公開遴選準則

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昨日再度缺席聆訊,會方派出行政總監鄭國鴻、及身兼泳總會長、亞運遴選委員會主席的義務秘書長王敏超出席。帳委會成員林卓廷在聆訊中針對100米蛙泳的選拔爭議中發問,提出郭家輝做出報名運動員中最快的時間,卻被奧委會否決入選,鄭國鴻回應時稱,奧委會考慮的「最佳成績」,是指運動員在指定賽事的名次成績,而非實際做出的時間,更加明言「我哋係唔會知道嗰個選手係咪香港最快」,隨即被林卓廷斥違反常理,指不同賽事對手組合不同,難以理解會方不以最客觀的時間作標準。

奧委會向審計署披露遴選時會考慮運動員是否體院的「丙級精英運動員獎學金持有人」,但公開遴選準則卻無提及。鄭國鴻回應時指,遴選委員會及各總會均知悉有此準則,但承認運動員並不知情。林卓廷追問鄭認為做法對運動員是否公道,鄭國鴻竟稱「公道」,推說奧委會只負責與各總會聯絡,「同運動員無直接關係」。

王敏超回應時更一度指預先讓運動員知道準則「會有麻煩嘢」,舉例稱如運動員一早知道自己入選會疏於練習。林卓廷對二人的回應均感震驚,指公開準則會影響運動員決定是否申請體院獎學金。連番追問下,王敏超才收回「麻煩」的講法,鄭國鴻亦承認現時做法「唔理想」,會按審計報告改進。

奧委會一直表示設有公平的遴選上訴機制,但聆訊上披露,遴選和覆檢由同一批人負責。至於由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出任主席的上訴專責委員會,不但從來沒有召開過,更從未制訂上訴程序,議員陳淑莊質疑會方根本無心接受上訴,「連程序都無,寫畀你(上訴)咪即係寫畀空氣!」

■記者林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