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忠告:睇人是非大龍鳳,之後更可處理以茶餘飯後打牙骹,至過癮!誰還要飲溫溫吞吞不冷不熱?喝來無味不喝無大可惜;2020年啦,你估仲係《家.春.秋》喊苦喊忽,小農社會溫情世代?
老老早早冇巿場㗎啦……
雖然過了交相交文交資料的Deadline少少,新書6月中之前付印應沒問題,唯有幾章遲遲難下筆;本來定位在「講是非」,顧名思義都無需用過多文字解釋,是非便是是非,對不少人而言如食生菜,對自己而言?
距離什麼完美主義完美人格十萬八千里;下筆?仍需將心理因素搞通過關。
「幾粒老鼠屎,搞砸一鑊粥」,老老實實不想負面往事,尤其主觀的「人言可畏」侵犯過去數十年專業心路歷程的純粹性。
頗不容易,解除超過抗拒10年,「近鄉情怯」相關情緒,落實出書後翻山越嶺從倉庫翻出小山似的重疊剪報及電腦記存資料,長期合作攝影師的照片記錄系統裏挑出在下的部份,籌備落實進行。
無關痛癢是是非非搞得小書面世後,如若背負飛沙走石痛癢,非己所願;連身邊好友都不斷𦧲我落筆,可能確有受歡迎的賣點。
Go Through資料,Google查證一張照片的年份,竟然跳出一段某某筆下的《X紀元》,瞬間瞄到自己名字……又關我事?
時為1997年二月,未回歸,香港一個年代終結之前的世代;真係如假包換上世紀嘅事!
九萬年前某某曾經是不少人,包括在下的文字偶像,辛辣武斷,落筆不留人,真係講是非祖師奶奶,印證講是非為至受歡迎的長青元素。外面回來後,本來懵懵懂懂的香港小圈子漸次看得幾分清楚,感覺某某不過揸住雞毛當令箭,知少少扮代表而已,何得以讓讀者當作金科玉律?漸漸對某某作品嗤之以鼻,其筆下的香港之小……小得細過老鼠屎,猶如近年我的幾位內地朋友每每說起香港,即時飛身連打帶踢:超,彈丸之地!
某某情至心知意至就是瞧不起香港,忘記能夠出發,受華文世界一部份讀者青睞,純粹依靠「從香港出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