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累計有逾千宗武漢肺炎個案,當中有多個感染群組。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的專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本港出現過五至七宗「超級傳播」事件,涉及二代傳播,推算多達八成的本地個案由兩成確診患者播毒所致,反映傳播力驚人。專家敦促當局加快追蹤感染個案的源頭、隔離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限制社交距離,提防疫情擴散。
研究由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公共衞生學院教授高本恩帶領進行,團隊分析截至上月28日確診武肺個案的流行病學數據,發現1,038宗個案中,近52%即539宗屬於群組爆發,群組介乎2至106人,當中包括爆發影響最大的百人傳播群組、即涉及106人的酒吧群組。
50武肺個案源頭未明
另有499宗屬零星個案,當中449宗由外地傳入,餘下50宗被列為本地零星個案,患者沒有外遊史,感染源頭未明,令人憂慮。
今次研究又發現,本港至少有五至七宗超級傳播事件,推算八成本地傳播個案的「播毒元凶」來自兩成確診患者。專家計算武肺病毒的散佈因數為0.45,較沙士0.16和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0.26高。此數值越高,顯示由確診患者在群組作第二代傳播機會越低。
團隊分析指,一些較大型的群組傳播個案,主要經社交活動接觸擴散。團隊建議政府審視隔離措施,適當時要求關閉有關場所,或要求場所內的人士保持社交距離;同時要加快追蹤感染個案的源頭,控制疫情。
■記者梁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