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隊選拔 港協被指黑箱作業

泳隊選拔 港協被指黑箱作業

【本報訊】立法會政府賬目委員會昨就審計署署長第74號報告書舉行公開聆訊,有議員關注2018年亞運泳隊選拔風波,港協暨奧委會行政總監鄭國鴻解釋遴選時:「只睇賽事成績(名次),唔係睇時間」,議員質疑港協未有清楚向運動員列明選拔準則,欠缺透明度,擔心對泳手不公。

審計處上月公佈最新一期審計報告,其中審視亞運前100米蛙泳全港排名第1的郭家輝未能出戰亞運的個案,報告直指港協暨奧委會有必要增加選拔透明度,並改善上訴機制的公正性。政府賬目委員會昨早召開聆訊討論報告,議員林卓廷要求港協解釋香港游泳隊遴選準則,港協行政總監鄭國鴻指遴選時「只睇賽事成績(名次),唔係睇時間」,他指郭家輝提交的亞錦賽成績僅於25人中排12,不符前3分1的入圍資格,但吳欣鍵於亞洲室內運動會50米蛙泳於34人排12,「僅僅不能符合前3分1,考慮時集體決定畀佢入埋去。」林卓廷不滿,認為游泳項目以時間快慢為客觀標準,質疑港協考慮國際賽事排名先於實際時間成績的做法不合理。

此外,港協解釋泳隊入選者中,有四人因「屬體院丙級精英運動員或類似獎學金持有人」而獲選,惟此準則未見於遴選通告,運動員亦不知悉,港協義務秘書長王敏超表示,如運動員預早知道遴選準則「會有麻煩嘢發生」,後來他補充「麻煩」一詞並不適當,改指「不會特別有用」,解釋「就算畀佢知,佢哋目標都係游最快時間。」林卓廷直言有運動員或因而未有申請獎學金而失去參賽資格,認為港協不公開準則做法有黑箱作業之嫌。
記者:洪量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