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全國人大將直接制訂香港《國安法》的消息傳出,香港輿論譁然,港人縱使知道中共極權死性不改,大抵也未料到攬炒會來得那麼突然。有關決定預計將於本周四(28日)於全國人大會議表決;不知是巧合還是歷史的諷刺,71年前的5月27日,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攻克上海,71年後的當下,香港人正在經歷與當年上海市民面臨「解放」同樣的人心浮動與恐懼,不論是網上還是街上皆是一片兵臨城下的氛圍,即使連天氣也出乎意料地配合,烏雲壓頂一片昏暗,雷聲隆隆仿似當年攻城的炮火一般。
與71年前的上海一樣,城內的人面對的不外乎三種選擇。有能力者舉家逃亡,只是當年的目的地是香港和台灣,如今就變成了台灣和海外。至於跑不了或是不想跑的,就只能留下來面對;也有部份人選擇歡迎解放軍入城,甚至在過程中予以配合。但是與71年前不同的是,當年的上海人並不知道自己即將面對怎樣的日子,今天的香港人卻是清楚得很並力圖抵抗;當年上海易手外國沒有理會,如今香港局勢則成了國際焦點。也正因為這兩點,香港的命運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未必就會走上上海解放之後的同樣道路。
可以確定的是,中共推出香港《國安法》是籌劃已久,而非一時興起之決定。副總理韓正前日接見港區人大代表時透露,去年10月底中共四中全會時已決定立法,意味有關決定在更早前已有構思。美國國務院押後提交《香港政策法》報告,理由是要等待中國兩會結束,意味着美國情報單位或多或少早知悉兩會期間將出現影響香港的政策變動。既是籌劃已久,也意味着立香港《國安法》至少有經過中共當權派系仔細討論研究,自然也有探討過這動作對中國自身及中美關係的影響。兩會因疫情緣故延誤兩個月,立法決定卻似乎沒有受疫情帶來的世局變化左右,說明至少在中共當權者看來,訂立香港《國安法》對他們來說是利大於弊,也是志在必得。而由央視等官媒在兩會開始前先行大舉批鬥「港獨」、「暴亂」、「恐怖主義」,在內地民間營造立法聲勢,更使任何的改變都變得不可能,不管香港人如何反對,有關決定必然獲得人大橡皮圖章絕大比數甚至是一致通過。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民主國家將如何應對。「攬炒派」極力爭取歐美制裁中港以弱化中共管治,這點中共必已預見,其如今主動攬炒,無疑是認為:一、歐美制裁力度不足以動搖中共;二、中共(至少習近平)不怕放棄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前者仍然充滿變數,後者則與「攬炒派」構想中共懼怕香港逃生窗被堵的假設大相逕庭,意味中共必已對其可能面臨的經濟封鎖作出一定準備,一時三刻未必會即時受到外界制裁影響。這亦意味着香港局勢會持續昏暗一段日子,可能是數年也可能是十多年,其間中共將會毫無顧忌地全力鎮壓,抗爭一時之間不會展露曙光。加之中美因武漢肺炎疫情而進一步對立,香港問題已上升至大國角力層面,港人本地的行動對中共決策的影響反而相對降低。
保存實力 減少犧牲
既是兩強的大國交鋒,連特區政府及建制也已被架空,成本極高的勇武抗爭猶如持冷兵器進入核戰場,效用已大大降低,應當考慮盡量減少,以保存實力、減少犧牲作長遠抗爭。至於走灰色地帶、向海外展示港人自由意志的其他各類成本較低的非暴力抗爭手段以至黃色經濟圈,則不妨繼續百花齊放,以各種方式持續爭取國際支援,等待更佳時機。
林海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