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女缺藥費 求保最後希望

罕病女缺藥費 求保最後希望

【本報訊】罕見病藥費昂貴,自費藥物未必人人能負擔,病者申請資助困難重重。患強直性脊椎炎及功能性失調的姚淑敏(Happy)與病魔對抗10年,現時雙腳向內彎,肌肉經常抽筋,須長期使用輪椅。她年初獲醫生建議注射生物製劑蘇金單抗(Secukinumab),有望紓緩痛楚。她向撒瑪利亞基金申請每月5,000多元藥費資助,惟基金以她曾獲資助注射名冊另外五種生物製劑為由拒絕再批。她只餘下蘇金單抗有望紓緩其病症,卻未能負擔注射藥費,「無奈係因為我連最後一針都冇得再試,即係連希望都冇埋」。

撒瑪利亞基金拒批資助

Happy自2010年確診患上強直性脊椎炎,由開初只是背部肌肉疼痛,直至2014年右腳突感疼痛,不能用右腳走路,入院檢查後發現盆骨、大腿骨骼嚴重發炎,2016年再確診患有功能性失調症。她現時雙腳變無力,不能再步行,亦不能自行從輪椅移至床上。

她2014年開始接受生物製劑治療,曾獲撒瑪利亞基金資助注射五種不同生物製劑,每次注射兩個月至半年,然而成效未如理想。醫生年初建議她接受蘇金單抗的治療,即撒瑪利亞基金援助自資藥物名冊上唯一未嘗試、可治療強直性脊椎炎的藥物,每月需注射一次,醫生亦建議她接受一年注射,更有幸得到兩次免費注射。她向基金申請資助,基金卻因她已獲資助注射多種生物製劑,情況未見改善,拒絕批出。

協助Happy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稱,社會上很多罕見病友掙扎求存,卻在這個富裕社會「有病冇錢醫」,希望基金可酌情批出資助或由其他基金支援她。

撒瑪利亞基金由醫管局管理,屯門醫院發言人回覆指,病人曾獲撒瑪利亞基金資助生物製劑,惟治療成效不顯著。基金資助的其他生物製劑與她曾採用的生物製劑屬同一類別,衡量治療效果及藥物副作用等因素,醫生建議停止為她注射資助的生物製劑。
■記者李思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