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惡法一出,香港各類資產估值勢下降;加上外資也害怕香港資金進出受限制,部份資金會流出香港,轉移新加坡等地。本報檢閱香港及新加坡近年的資金及人才流向,新加坡在香港亂局中顯著受惠。
去年6月至今年3月,香港存款僅升1.2%,至137,652億元。惟其中港幣存款不增反減1.2%,至68,750億元;外幣存款增加3.7%至68,995億元。新加坡同期存款增加7.6%,為7,150億新元;外幣存款由近78億新元增至逾209億新元,增幅1.7倍。數據比較後反映有港人將港幣轉成外幣,部份資金已流入新加坡。
人才方面,香港2019年整年除雙程證外,其他淨移出人數達2.92萬人,為近五年新高,部份人士相信是香港精英及來港就讀及工作的專才。反觀新加坡,近年持續吸納不少高質人才;根據星洲人力部數據,高學歷及技術工人簽證人數已是連續兩年增加,去年增加14,800人。
部份中國旅客亦由香港轉移新加坡。根據兩地旅遊部數據,如撇除今年肺炎疫情影響,只計去年下半年情況,香港旅客數目大降逾四成,僅得1,620萬人;12月更下降逾五成,僅錄240萬人。新加坡的中國旅客增加7%至181萬人;12月增幅16.1%至27.3萬人。
學者:港管治差過星洲
著書《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專研新加坡及香港情況的學者鄺健銘坦言,新加坡定位是全球城市及國際樞紐,故一直積極從全球引入專才和外勞,減低國內營商成本;雖然當地政府採威權管治,但仍以國民為先,「政府會先游說國民,着重政治認受,如果唔得先硬橋硬馬;相反港府不理會政治認受,倚重威權,連PR你都廢事」,結果對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帶來傷害及殺傷力,為投資者帶來不穩定性。
鄺補充,國際金融中心先決條件是制度穩定,「但香港的管治氛圍令制度不穩定,對經濟及產權等有影響,呢方面係差過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