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報道指小米(1810)旗下半導體晶片公司「北京松果電子」,已改名「北京小米松果電子」,市場一度懷疑小米推出最新自家晶片「澎湃S2」;但內媒《中國經營報》指,小米松果疑在自研晶片上遇到困難,更指公司或有意放棄自研晶片項目。
「5G大佬沒人願授權」
松果電子2014年成立,為小米全資子公司,2017年初研發首款手機晶片「澎湃S1」,小米創辦人雷軍當時稱,晶片是手機科技製高點,小米要成為偉大的公司,必須掌握核心技術;市場曾憧憬澎湃S2快將推出,但近三年來未有消息,至本月中網上傳出澎湃S2圖片,表示為「2018年夭折的澎湃S2」,但發佈人之後將「夭折」兩字刪除。
《中國經營報》引述小米松果一位工程師指,5G手機特定晶片研發困難:「這個就很困難了,從協議到速度,都有很高要求。」有業內人士指小米在多方面出問題,如5G基帶專利,「估計業內幾個5G大佬沒人願意給小米授權」。
報道亦引述華為內部工程師指,5G基帶晶片必須專利授權,如需太高專利費,小米自己做自研晶片,還不如直接採購化算;他更稱小米核心創業團隊沒通訊背景,研發經驗明顯不足,且研發費用昂貴,小米手機本身走低價平民路線,商業上不足以支撐晶片持續研發,在資金上可能會面臨很大壓力。
小米集團總裁兼代理首席財務官王翔上周指,美國晶片供應商高通是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看不出有任何理由我們不繼續合作」。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師Michael Walkley指,儘管市場認為高通可能是中國在貿易戰的報復對象,但不少中國企業都要依靠高通晶片,才能與華為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