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潮將十年一次襲港

風暴潮將十年一次襲港

【本報訊】全球氣候危機迫在眉睫,香港亦不能獨善其身。有環保團體推測,若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趨勢不變,至本世紀中期香港每十年便要面對一次強如颱風山竹的風暴潮,影響範圍相等於147個維園,涉及近十萬人,本港西北面將成重災區。

影響範圍大如147個維園

綠色和平楊凱珊指氣候危機加劇,平均海平面進一步升高,參考天文台兩項研究發現,香港至本世紀中每十年便會遇上類似超強颱風山竹的風暴潮。楊指據天文台預測,2051年至2060年香港平均海平面高度會較1986至2005年上升近0.6米。在相若升幅下,颱風每十年會為維港帶來高3.8米水位的風暴潮;山竹為維港帶來最高水位紀錄為3.88米,換言之本世紀中香港每十年便面臨一次類似山竹的超強颱風。

楊凱珊推斷香港沿海地勢在四米或以下的地方較易受風暴潮威脅,海水入侵範圍達28平方公里,即約147個維園,涉及近十萬人口。香港西北面將成重災區,最多面積受風暴潮威脅的五區分別為元朗、北區、離島、西貢、葵青;最多人口受威脅的五區依次為元朗、北區、中西區、南區、荃灣。

除民居會受風暴潮影響外,沿海建設如葵涌貨櫃碼頭、港澳碼頭、中環碼頭也面對海水入侵及運作受阻的風險。楊以颱風山竹襲港為例,指將軍澳海旁道路及西貢污水處理廠等沿海設施均被沖毀,引發3.2萬宗保險申索,涉款29億元。楊批評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海港工程手冊》仍假設維港類似山竹的風暴潮為兩百年一遇,將令興建海港設施不足以抵禦未來的氣候災難。

綠色和平本月起游說多個區議會關注氣候危機,促請政府全面研究氣候變化的影響,識別高危地區,制訂長遠應對策略,提升應對危機能力。組織促政府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推動節約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記者李雨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