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好,效果差 - 古德明

用意好,效果差 - 古德明

今年香港中學文憑試一條歷史試題問:「『一九零零至四五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同意者大可說「沒有日本侵略,就沒有共產主義新中國」,大有歌頌中共餘地。而這樣客觀的歷史試題,也見於二零一四年,其題曰:「『大躍進運動及文化大革命兩者,都是意圖好、效果差。』你是否同意此說?」

按上述兩場浩劫的結果,一是四千萬小民死亡,一是中華傳統文化近乎滅絕,被殺者或達千萬,傷殘者更不可勝數。試題不說「災難大」而說「效果差」,可謂極盡輕描淡寫能事。加上「意圖好」三字,是非黑白已是完全不辨。

當然,大躍進可以說是為了「國家進步」,文革也可以說是為了「除舊布新」,中共向來都是好話說盡。但大躍進也者,其實是要把人民徹底變成奴隸,以其勞力補中共財力物力之不足,於是奴隸須不眠不休工作,「星星當太陽,下雨當沖涼」。而文革也者,其實是毛澤東要把政敵劉少奇、鄧小平等打倒,同時促成毛澤東崇拜,鞏固其終生主政地位。試卷命題者可惜未有親歷大躍進期間餓着肚子「戰天鬥地」的效果,更沒有至親在文革期間被五花大綁推進海裏順流浮屍到香港,否則他或會稍稍明白中共的意圖多麼高尚善良。

中共治下,教育會變成什麼樣子,看看香港中學文憑試試卷便知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