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有價 美社交距離效益達40萬億

人命有價 美社交距離效益達40萬億

人命何價?美國總統特朗普多番表示「不能令防疫比疫情本身造成更大問題」。救人命和救經濟如何取捨,聯邦政府部門其實一直有估算人命價值,並以此為政策作成本效益分析,但在這次武漢肺炎疫情上,特朗普政府卻並沒使用,令整個重啟經濟爭議,流於各執一詞。

一條人命估值7,800萬

政策分析所用的人命價值估算,稱為「統計生命值」(Value of a Statistical Life),簡稱VSL,意思是人們願意付出多大代價去減低死亡風險。經濟學家從民調集合危險工作薪酬會高多少、人們願為頭盔等安全設施花多少錢等數據,再估算VSL值。經過數十年發展,多數聯邦政府部門所用的VSL值為1,000萬美元(7,800萬港元),即如果一項政策可令每年少一個人死,即使實施代價達1,000萬美元,仍然值得。

美國政府在污染管制、道路安全法律和藥物標籤等政策,一直有用VSL分析。美國疾控中心(CDC)去年就發表研究,指加強醫院防範感染措施值得做。但對武肺抗疫政策,CDC和白宮管理與預算辦公室都表示沒作VSL分析,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則避而不談。

懷俄明大學的經濟學家自行做研究,綜合武肺死亡數字、社交距離作用和經濟影響的預測模型後,估計實行社交距離政策,會令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少13.7萬億美元,不實行則少6.49萬億美元,但實行可將高𥧌感染率減半,少了124萬人死,總VSL達12.4萬億美元,扣除額外GDP損失,淨效益約5.16萬億美元(40萬億港元)。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前成員克魯普尼克(Alan Krupnick)指出,相比死於車禍,研究顯示人們願意付出更多去避免死於癌症,加上人們或願付出更多去避免武肺後遺症和播毒令其他人喪命,武肺的VSL值或比現時通用的1,000萬美元更高。

但另一方面,美國武肺死者以長者較多,有些人或認為老人價值較低。不過芝加哥大學兩名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就算VSL值隨年齡下降,他們計算實行社交距離政策,仍然化算。
美國《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