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考評局取消文憑試歷史科佔8分的第二題分題C後,改為按同一題目分題A及B,以及同卷其他題目的分題C估算兩個分數,並以較高者作為考生該題的最終得分。不過,有應屆文憑試歷史科考生指分題A及B的難度低於分題C,分題C需掌握更多史實和分析力,估計大部份考生可因此取得較高分數,變相對「熟書」的考生不公平,有考生表示或會因此上訴,可能觸發上訴潮。
勢就成績上訴
考評局因應撤銷試題,宣佈將通過兩種方法估算考生該題所得分數,以評核同一歷史課題知識為考量,基於第二題分題A及B的表現估算一個得分;另按評核考生相同能力為考量,第一、三、四題的分題C表現估算另一個得分,再取兩個得分較高者,作為該題目最終得分。考評局指做法可保障考生最大利益。
不過,今屆歷史科考生楊同學直言,分題A及B可綜合資料演繹,但分題C要求考生掌握資料外更多的史實和分析能力,估計很多考生用第一種方式評估所得的分數會較高,變相縮窄了「熟書」考生在分數上的優勢,造成不公。
楊同學又稱,分題A及B與分題C要求的能力不同,方程式本身已有問題;而在分題C表現出色的考生,或因時限未能完成第四題分題C,反會拖累表現佳的第二題分題C成績。她自信在該試題發揮不錯,首兩題更有信心,擔心受估分影響而降級,若成績因此受影響,將會上訴。
考生羅同學則指,試卷不同題目考核不同議題和不同能力,取消題目已經不公平,兩種方法均不能重估考生該分題的得分,未能反映考生三年所學。
■記者曾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