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返港 婦居家一周陰轉陽

荷蘭返港 婦居家一周陰轉陽

【本報訊】本港新增兩宗武漢肺炎輸入個案,其中一名是由荷蘭回港的61歲女子,對病毒檢測先陰後陽,在深水埗海麗邨家居檢疫一周後才確診。另外,瑪麗醫院隔離病房負氣壓系統昨發生事故半小時,三間單人病房受影響,今次是公立醫院負壓系統兩個月來第五次事故。

張竹君

確診者留醫 瑪麗負壓房故障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新增第1065宗患者是15歲留學英國男學生,並無病徵,昨乘CX252於亞博館留下樣本呈陽性。第1066宗由荷蘭回港61歲女子,她在3月20日前往荷蘭探親,4月16日出現發燒、咳、喉痛及氣喘,其後好轉,在本月14日乘KL887航班返港,病毒測試呈陰性,回到深水埗海麗邨海瑞樓家居檢疫,到20日仍有咳,致電熱線求助,入住明愛醫院後確診。

對於再有旅客在家居檢疫期間才確診,張竹君表示,第1066宗女病人在明愛醫院反覆檢測多次才呈弱陽性,CT值高達38至40,反映病毒量少,「可能係水尾,差不多好番」。她在家中一直獨自隔離,家人已暫時搬走。另外,因應梨木樹邨家庭群組向街坊派樣本樽,已收回2,000多個,全部呈陰性,顯示病毒無擴散情況。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庾慧玲昨表示,瑪麗醫院負氣壓系統昨日上午11時35分發出警報,經機電工程署檢查,初步相信病房維修通風系統引致氣壓不平均,觸發警報,中午12時10分回復正常。三間單人病房氣壓有下降,當中一間住有確診者。醫院經風險評估認為,病房內負壓仍有維持,醫護人員有戴防護裝備,所以感染風險不高,院方已要求機電署調查。

本港首名使用人工肺的武肺病人,即第595號75歲女病人,目前仍危殆,她已使用人工肺最少一個多月,使用恢復血漿治療後病毒量才明顯下跌。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表示,至今本港有兩名病人使用恢復血漿治療。當中75歲女病人本身有長期病患,加上肺部有纖維化,需待肺部慢慢康復。另一瑪麗醫院病人,曾使用蛋白酶抑制劑、利巴韋林及瑞德西韋均反應欠佳,在使用恢復血漿兩至三日後,病毒量明顯下降。
■記者麥志榮、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