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足毽,大家或會以為是圍圈踢的小遊戲,但其實足毽屬高強度競技運動,體能、技巧、策略都不可或缺。港隊代表柯鈞鎬為港隊征戰13年,左右腳膝蓋都曾受重創,曾一度打算淡出毽壇。復出後終於在2017年世錦賽修成正果,迎來首面世錦賽單人獎牌,更在上屆於混雙打破宿命力壓中國奪亞,來屆劍指世界冠軍之位。
記者/攝影:麥卓溢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港隊代表柯鈞鎬自小熱愛運動,中學時入讀足毽學界勁旅靈風中學,始與足毽結緣:「以前小息及午飯時間都很喜歡做運動,但乒乓波及籃球都要『跟隊』,踢毽就可以『亂入』,一班朋友一邊談天一邊玩,其實很開心。」之後受朋友邀請加入足毽學會,開始代表學校參加學界比賽。隨着在學界漸見成績,後來柯鈞鎬更加入聯賽隊,在毽壇嶄露頭角,當時只有四年毽齡的他已入選港隊,出戰世錦賽:「當時很驚喜,因為在12位聯賽球員中選6個去世錦賽,那時我只是個18歲新丁,沒想過贏到一班前輩。」面對匈牙利、德國等歐洲勁旅,港隊雖然未能衝擊獎牌,但亦讓柯鈞鎬大開眼界,推動他不斷努力。
尋找醫生根治舊患
07年世錦賽後,柯鈞鎬成為港隊的中堅分子,不過,其長達13年的港隊生涯可謂荊棘滿途。12年他因訓練過度,導致左腳膝蓋及前十字韌帶撕裂,雖趕及翌年世錦賽復出,但在15年世錦賽首日傷及右腳膝蓋,無緣男單賽事。返港後柯鈞鎬接受手術,不料術後現後遺症,即使幾個月後仍感痛楚,醫生亦難以解釋原因,再加上當時剛從大學畢業,一度令他萌生退意,打算找份「朝九晚五」文職,淡出毽壇。不過,柯鈞鎬心中的足毽夢,又豈是一個辦公室容得下:「不甘心,自己為這個運動付出超過10年,還有很多目標未達成,會問自己是否真的甘心就這樣退出。」對足毽念念不忘的他,選擇在工餘時繼續練體能,另一方面繼續四出尋找醫生解決舊患。皇天不負有心人,有醫生找出其痛楚源頭來自膝蓋傷口內斷開的鐵絲,令他可重新投入訓練及比賽。短短七個月,柯鈞鎬就辭去文職,全心全意追逐自己的未竟之志:世錦賽單人獎牌。
難忘混雙壓中國奪亞
柯鈞鎬在17年世錦賽單人賽季軍戰,以直落兩局氣走歐洲勁旅匈牙利,在香港觀眾見證下登上世界第三,成為首個取得世錦賽單人項目獎牌的港隊代表。達成追逐10年的目標,未使他停下腳步,去年他除成功再奪單人銅牌,更與拍檔盧慧鳴在混雙殺入決賽。雖不敵越南屈居亞軍,但也教他畢生難忘,皆因世界毽壇只得中國及越南兩隊屬全職,歷屆賽事金銀牌幾乎都是他們囊中物。柯鈞鎬及盧慧鳴成功打破壟斷格局,在頒獎台比中國隊站高一級,令這面銀牌更添意義:「以前有第三已經好好,因為在業餘隊上面我們已是第一,但如果我們只追求世界第三,其實再打下去亦沒意思。」他形容世錦賽混雙銀牌是港隊一個很大突破,亦證明世界足毽並非只得中國與越南。
踢毽學識堅持
一隻毽,改變了柯鈞鎬的人生:「小時候做事三分鐘熱度,但踢毽令我變了另一個人,學識為了一件事去堅持。沒有足毽,我想我會是個很普通的上班族。」上屆世錦賽港隊取得2銀3銅佳績,柯鈞鎬希望來屆可以在七個比賽中都有牌落袋,甚至在混雙衝擊世界冠軍。為港隊四出征戰13個年頭,他亦有在學校擔任教練,教出不少後起之秀,混雙好拍檔盧慧鳴就是其一。問已踏入而立之年的他有否想過退下?「要看體力能否應付得來,如果開始感覺不及對手,又或者有後輩追上,到時就會考慮退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