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三個一級歷史建築物躍身成為法定古蹟。政府昨宣佈將油麻地天后古廟、大口環道東華義莊及薄扶林水塘石橋,一併列為法定古蹟。有逾百年歷史的油麻地天后古廟1860年代建成,毗鄰廟宇的建築物包括公所、福德祠及兩所書院1894至1920年間相繼落成。五所建築物中,以古廟規模最大,正面有前簷廊,簷廊兩邊各有一個鼓台,鼓台的花崗石柱底座雕工精細。建築風格方面,廟宇屬兩進三開間清代民間建築。政府指天后古廟具祭祀、仲裁及教學等多種功能,見證油麻地地貌及文化變遷。
東華義莊及薄扶林石橋同上榜
同樣歷史悠久的東華義莊,於大口環已屹立逾一個世紀。義莊1899年建立,由上環文武廟1875年出資建成,後來交由東華醫院管理。1899年政府批出大口環一幅土地重建義莊,正式命名為「東華義莊」。它是香港唯一仍然維持原有用途,作為暫存棺柩及骨殖的地方,極具保育價值。東華義莊設有兩個大堂、72間莊房、牌坊、涼亭及花園等,分別建於不同時期。義莊內的建築物於不同時期興建和修復,反映出不同的建築風格,包括中國傳統民間建築、現代西式建築元素,部份更將兩者糅合。
至於薄扶林水塘石橋位於水塘東端,屬現存最古老的歷史構築物之一。石橋橫跨鄰近山坡其中一條支流的入口,由花崗石築砌而成,並築有典雅的半圓形拱道,以及帶網狀紋飾和整齊斜削圍邊的花崗石蓋頂石。
■記者盧珮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