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看大陸抗日神劇 - 林夕

不如看大陸抗日神劇 - 林夕

林鄭強調過「處理」跟「整頓」大不相同,對,是有分別的。對港台,「處理」是直接處理掉,廢了。「整頓」,則是將港台變成香港的央視,用我們的稅金幫政府做大內宣,講好話。

公共廣播機構,並沒有為政府塗脂抹粉的責任,也沒有成為另一個《環球時報》的影音版的義務。媒體之所以為媒體,不能枉擔第四權的虛名。

主要是有了CCTVB,香港還需要另一家CCTV.HK嗎?對了,如果因為收到三千多人投訴,有多少人按讚都不算數,一個節目也要給取消,那CCTVB的新聞,又應當如何處理。

《頭條新聞》之後,接下來就是《鏗鏘集》了。鏗鏘集做過好多主題,「不夠持平」這條罪狀,實在不敢當。何謂「持平」,一定又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新聞報道需要報導的事實,新聞部節目部具新聞性的製作,要持平,請收看CCTVB的《講清講楚》就夠了,主持人再中立持平,榮獲這訪談節目的嘉賓,也真夠清一色。

高官對持平的認知,還停留在數紅豆綠豆,紅綠數字打平就算持平,你請了正方兩個人談話,就要請兩名反方,時間也許還要精算過,一小時節目要剛剛好兩邊佔時半個鐘,這就叫持平。

真要如此,不得了,比方說,要製作一個叫「政府口罩之美」的特輯,覺得醜絕人寰的、覺得美不可方物的、覺得像胸罩的、覺得像時裝的,還要訪問設計這口罩者的想法,喔,還要把網上收集到不同意見的大數據,請專家分析民意,如此持平的節目,播出來需要一百個小時還嫌不夠全面。而且,保證收到不同意見的人更大量的投訴。

探討社會問題,不是選舉辯論,各人均分時間。我記得「鏗鏘集」有做過一輯關於同志的,也有收到過投訴,缺乏反同志觀點。是在玩平衡走鋼索的遊戲嗎?同志屬非主流,訪問一位同志的心聲,聽完了再要聽反同的主流看法,那就不是深入探討現象背後的本質,那不如放在港台製作的《城市論壇》好了。

觀點與角度,喔,這也是港台製作過的節目名稱,可是,我們也不能剝奪節目編輯的觀點,否則,一網打盡,所謂持平,將淪為毫無意義的中立,沒有觀點,也無所謂角度:活於貧窮線下的人很苦,同樣也有人上岸無憂,朱門酒肉也有很香的;香港人越來越晚婚,少子化,可是也有人帶子成婚。

要看這樣的節目,不如讀非法官的判詞,最持平了。情操高尚的話,不如看大陸抗日神劇去也,最持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