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爭奪、維權基金搞局,往往是學習的好機會,最近由「重慶李嘉誠」張松橋持有的西隧母公司港通(032),被兩間澳洲基金狙擊,爭取兩個董事局席位,惟在股東會表決中以9.51%對90.49%大比數落敗,當中涉及1.28億股投下反對票,若外國基金懂得早一點看「花紙」,拆解背後脈絡,或許可以省下「學費」。
要狙擊一間公司,如果只是簡單地查看股權披露或年報,看到張松橋「僅僅」持有22.69%,就未免把事情看得太簡單。香港股市向來多聰明人,有些股票,表面上主要股東好像持有不多股權,可是股票表現出來卻很乾。這是由於有一些「隱藏」的股東。這些「隱藏」的股東可以是大股東的暗手、可以是基金、也可以是策略性股東。
這些股壇高手的手影,只能靠有限度的公開資料去作出推測,例如看港通的中央結算系統持股(CCASS),作出推敲。細心分析一下,就能發現背後不止有張松橋,還有一系列與「中南網絡」關係密切的券商,把其中七間券商持股加起來,已有接近40%股權,當中還未包括non-CCASS的22.91%股份。
要擊破疑似大股東的俠影聯盟,有人建議監管機構從「一致行動人士」方向着手,看看背後是否有關連人士持有超過30%股權,不過要推進這個建議的難度,當然非常大。
老外完敗,開局失利,更被港通管理層在AGM當場「曉以大義」,指自己不同意基金的西隧加價方案,由75元升至220元,是因為要「平衡股東利益及承擔社會責任」,尾彩也拱手相讓予港通。
大灣區國舅爺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