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在香港爆發近四個月,全民防疫重創本港飲食業,單是今年首季失業率高達8.6%。被喻為「名人飯堂」的鏞記酒家,在疫市下宣佈本月18日起休業進行內部裝修,料7月中重開。鏞記酒家第三代掌舵人甘蕎因坦承,鏞記自3月起生意額下跌約九成,但她說:「我哋覺得呢個係個大嘅reset,每間(食肆)都要面對。」她指,裝修工程將重點改裝廚房,逾40年歷史的木炭炭燒爐會保留進行維修,店內的龍鳳大禮堂亦將進行修葺,部份珍藏如青花釉裏紅十八羅漢則會「退役」,不再在店內展示。
記者:林穎嵐
攝影:麥超億
開業78年、現時位於中環威靈頓街的鏞記酒家,疫情下,近月仍照常營業,卻於本月突然宣佈休業裝修。甘蕎因是鏞記創辦人甘穗煇次子甘琨禮的女兒,她解釋去年已計劃休業翻新,只是今年剛好遇上疫症,「時間點算係唔錯,我哋有時間重整,諗吓喺(行業)復蘇時可以做啲咩。」
今年初疫情爆發後,鏞記以往的旺季如新年竟顧客量大減,「𠵱家夜晚冇人消遣,更加冇人嚟,去到夜晚八點幾九點已經冇人」。她指,今年生意下跌最明顯時期是酒吧群組不斷擴大的3月份,「(當時)已經(好多人)在家工作,再加上蘭桂坊有事,嗰一、兩個禮拜係超級冷清,冇人敢嚟中環。」
靠老本頂得住
生意額下跌,但甘蕎因形容這時期比旺市更忙碌。「要經常睇住,客人多就訂多啲食材,睇住市場發展。」她指,近月航運不穩,店內豬肉均從加拿大進口,單是「等貨到」已令她提心吊膽,「又驚隨時寄唔到,又怕唔夠貨」,運輸期延長亦令食材成本增加。因人客減少,甘蕎因指近月已減少燒鵝出爐量:「3月之後最嚴重,(一日)只燒幾十隻。」她指店內過去每日出爐過百隻燒鵝可全數賣光,現時每日僅燒數十隻都賣不完,「以前一爐燒9隻,𠵱家寧願浪費爐火,兩隻兩隻咁燒。」
各大食肆在疫情下裁員、停業、停薪、無薪假層出不窮,但鏞記沒裁員和減薪,只要求員工放少量無薪假。「始終有日(市道)會好返,好返嘅時候我邊度搵人做嘢,唔可以咁嘅!」她指爺爺甘穗煇重視人情味,她亦被熏陶,笑言鏞記200多名員工平均年資有10年以上,「求其搵個都超過15年」。她又指,鏞記幸運是中環舖位屬自置物業,毋須擔心租金,過去數年亦有盈利,現時仍可「靠老本」營運。
有危就有機 重新定位改方針
疫情爆發後,政府推出多項針對飲食業的抗疫措施,她直言:「總有嘢可以做好啲嘅。」她指禁聚令對鏞記影響不大,但的確重創同業,「寧寧舍舍衝擊到我哋飲食界,梗係唔想啦,但無奈唔做又唔得」。唯一令她有微言是首輪補貼計劃,「第一輪嘅(補助金),我哋咁大間酒樓都係得20萬,唔係幫補到好多,只係我哋人工嘅十分一。」又認為,補助計劃由出台至「派錢」,對許多同業而言都是「遲咗啲」,但仍可接受及理解。
甘蕎因指,本港飲食業長期倚賴遊客,疫症可令業界求新,「香港暢旺咗好耐啦,我哋市場個基礎呢一年變咗好多,要重新再諗點樣營商」。她形容疫症危機是業界重新定位的好時機,業界再不改變如同「所有蛋都擺落一個籃,𠵱家(證明)原來係靠唔到。」她又笑言,相較於近年的清盤風波,疫症對鏞記只是小風暴,「已經唔係咩大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