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衝擊恐被低估

美國經濟衝擊恐被低估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學教授Steve Hanke接受CNBC視像訪問,他指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有機會低估了肺炎疫情的影響。

Steve Hanke表示,武漢肺炎令美國經濟陷入停頓,因華府跟世界各國一樣,採取社交距離、居家令等高壓防疫政策。對於美國局部重啟經濟活動,以審慎態度應對,估計經濟只會輕微復蘇。至於美國經濟前景如何,仍有許多未知數。

GDP數據未夠全面

他又提到,大家經常於新聞看到兩項重要經濟指標,包括國民生產總值(GNP)或國內生產總值(GDP),很多時候這些報道也提及美國消費表現,如消費於美國GDP佔比近七成,令大家也不期然聚焦美國消費表現。事實上,這些報道只提及GDP數據升跌變動,很少提到總產出(gross output)。

他認為,總產出的規模較GDP高一倍,數據包含了所有出產活動的「中間交易」,如美國供應鏈的產出狀況。他進一步解釋,GDP數據覆蓋美國活動不夠全面,只及總產出的一半,單看GDP表現解讀疫情對美國經濟衝擊,或未能確切反映經濟受影響程度。

GDP計算一個經濟體於指定時間內,通常是一年或一季,透過經濟活動所得之最終產品,包括生產貨品與提供服務的市場價值。不過,總產出涵蓋貨品生產過程的中間產品,即向其他企業和產業購入原材料或半製成品。而這些成本是納入出售原料與半製成品的企業及產業產值中,沒納入GDP內。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顯示,全球確診病例周四突破500萬宗,美國病例錄155萬宗,死亡病例達9.3萬宗。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4月預測,美國次季經濟年率化萎縮38%。

Steve H. Hanke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學教授,貨幣發行局制度世界權威之一。

其Twitter賬戶@Steve_Han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