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東京愛的故事》去美麗化 - 方俊傑

【西遊記】《東京愛的故事》去美麗化 - 方俊傑

【西遊記】
漫畫版《東京愛的故事》好受歡迎,但我懷疑大部份人更記得及更喜歡日劇版。當然是一九九一年那一齣。一個鈴木保奈美笑笑口跟你講:「我們做愛吧。」足夠懷念一世。

事隔廿九年,新版面世。我很清楚新版不是給我這一種老餅觀看的,正如朱茵版《射鵰英雄傳》,張智霖未撐警,我也只能認同郭靖是黃日華。盡量客觀,依然想不明白為何找石橋靜河扮演赤名莉香。找誰取代織田裕二或江口洋介,我沒有異議;找誰演關口里美,更加沒所謂。赤名莉香喎?不是應該一百分甜美一百分可愛,任性到出神入化也值得所有男人體諒?

我不是討厭石橋靜河。相反,看《東京夜空最深藍》,石橋靜河的頹喪,簡直眼前一亮,不愧原田美枝子的女兒。太保再好戲,也沒有理由找他演郭靖吧。看新版《東京愛的故事》,石橋靜河飾演的赤名莉香,似一個成熟穩重的大姐姐,向永尾完治提出上床要求時,像命令,不似挑逗。簡單一句:石橋靜河不夠美。

石橋靜河不美 莉香新不如舊

我知道,肯定有人罵我性別歧視。畢竟不是一九九一年。想當年,鈴木保奈美得天獨厚,日劇版本將赤名莉香的陰暗面全部抹走,只留低主動、熱情、專一、肯付出;於是,永尾完治最後選擇煩膠里美,幾乎所有觀眾也一頭黑人問號,然後對鈴木保奈美投放最大量同情,扮演里美的有森也實自此萬劫不復,踏入中年還要拍攝露肉寫真。四大主角,其餘三個紅到今日,你說可憐不可憐?

新版不同舊版,新版《東京愛的故事》似乎有心還原原著。原著貼近現實,或者因為追求現實,新版才找回一班「人類」演員,就連扮演萬人迷花花公子三上健一的清原翔,也實在不及全盛時期江口洋介一半英氣。原著中,赤名莉香的性關係混亂、自我中心,不是想像中的完美無瑕。永尾完治放棄赤名莉香,堅持最愛關口里美,其實不似看日劇時的難以理解。新版要找一個有性格有演技的實力派接手赤名莉香,無可置疑,才不理會如果跟足原著的話,永尾完治應該似個大哥哥般保護赤名莉香,並非現時似個小弟弟向長輩學習。

美麗有罪。當性別歧視者被咒罵,大勢所趨是美麗歧視。有一種風向,是無限抬高不以外表掛帥的演出者,然後,貶低販賣樣子的超級美人。再然後,是你欣賞靚仔靚女,你也有問題。好像撥亂反正,好像很公平。今日再開拍《鹿鼎記》,大概韋小寶不可以再找梁朝偉主演,一定要找一個骨瘦如柴的,例如鄧兆尊。找鄭少秋演《書劍恩仇錄》陳家洛,可以話劇情需要;找個靚仔演韋小寶,還不是歧視醜人?鄧兆尊娶七個老婆?又真係合情合理喎。

宋朝清朝的故事,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跟放在二〇一〇年代,相差有限。《東京愛的故事》放在一九九一年,跟放在二〇二〇年,相差是由call機一跳跳到LINE,中間的天地線步步通、Nokia、ICQ與MSN,全部刪去不談。是不是還有必要跟足原著?

時代不同 難討好兩代觀眾

《東京愛的故事》是一個年代的產物:由愛媛鄉下地方去到東京大城市的永尾完治,會有憧憬會有不安,跟在東京長大的赤名莉香會產生文化衝擊。赤名莉香搭上人夫,搞到對方家庭破碎,拍拍屁股走人,留低金句:「在一段三角關係中,不被愛的一個才是第三者。」你會覺得驚為天人,像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般震撼。把同一情節移植到今時今日社會,可以產生相似效果?找來十三歲的觀眾,也應該不會覺得是甚麼一回事吧。世界變得太快變得太大,當看到關口里美明知三上健一是個玩家,又明知自己無法接受另一半在外不停覓食,偏偏死要自投羅網,盲目迷信男朋友會為自己改變個性;你大概只會比三十年前更加覺得呢條女死有餘辜。也真替這四位新一代演員不值,重拍《東京愛的故事》,珠玉在前,先天性無法討好年紀較大的觀眾群;劇情所限,也不可能令同一代產生共鳴。橫看豎看,也是吃力不討好,就似再創作一首新主題曲,要去到怎樣的高度,才有少少可能挑戰到小田和正首《突如其來的愛情故事》?凡事向好的一方設想:他們已經不是最不幸了。假如,電視台儍起上來話要翻拍《悠長假期》或者《戀愛世紀》,不是更恐怖?要有幾目中無人才夠膽話自己係新一代木村拓哉呀?還是,在去美麗化的大前提下,不應該找個靚仔扮演瀨名秀俊或者片桐哲平,應該找個其貌不揚的。你要如何說服觀眾山口智子肯齊齊玩波波?松隆子又肯第一晚識人就跟人開房?不過,這四位主角的存在,有功能性的,觀眾會不自覺更加留心扮演三上健一偷食對象長崎尚子的美女配角高田里穗。問一百個,一百個同意,信我!

撰文: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悲慘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 : 方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