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促研7,500動物退休方案

團體促研7,500動物退休方案

【本報訊】海洋公園擁有逾7,500隻動物,無論將來是否繼續經營,牠們的出路極待解決。一直推動停止圈養動物的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指被圈養的動物大多已失去野外求生能力,不可放歸大自然,促園方參考外國做法,成立庇護所供牠們退休度過餘生。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何宗信

盈盈樂樂所住的熊貓館每日電費達一萬元。

海洋公園現有22條海豚,無法放歸大自然。

倡海豚送外國庇護所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何宗信表示,公園蝕錢不是第一年的事,但多年來持續引進新動物及做人工繁殖,「講緊圈養海豚就算平均壽命短啲,至少都有十幾年」,質疑園方從無思考倒閉後將如何安置,但要求撥款時卻將牠們當作籌碼,批評與公園保育動物宗旨背道而馳。

何宗信指,長期被圈養的海豚已失去野外求生能力,不可直接放生,建議效法如加拿大、冰島及希臘等地,成立海濱庇護所,讓較長壽的海洋生物可以安度餘生。他解釋,海濱庇護所即是物色一片合適的海灣,設立圍網、獸醫診所等後勤設施,為海洋生物提供一個比水族館水缸更大、更貼近自然生態的環境,「視乎嗰種動物需要,水溫、會唔會影響其他海洋生物都要考慮」。
以即將於下年啟用、由The Whale Sanctuary Project於加拿大東部設置的殺人鯨庇護所為例,成本約1,200萬至1,500萬美元(約9,300萬至1.1億港元),每年營運費為200萬美元(約1,500萬港元)。他承認要在港物色合適海灣有難度,尤其是海洋公園有22條海豚,或需要尋求外國庇護所協助,敦促公園盡快制訂詳盡的動物退休時間表。

公園裏的動物有價有市,據了解,鄰近地區的水族館曾有意收購海豚,開價每條2萬美元(約15萬港元);目前園內動物開支最貴要數大熊貓,熊貓館每日電費便高達一萬元。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