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沙龍】
武漢肺炎疫情稍為緩和,各大拍賣行即奇謀盡施,以洪荒之力追回因春拍延期而重創的業績。佳士得將於7月中進行一場環球馬拉松式拍賣,拍品由印象派到現當代藝術大包圍,並破天荒與競爭對手中國嘉德合作,9月在上海開拍與辦展。龍頭蘇富比也不敢怠慢,亞洲區主席仇國仕(Nicolas Chow)親自監製「趣雅東方」拍賣,首度直播但不設現場投標,只接受網上、電話及書面競投,拍品亦見心思。其中最吸引本土文藝圈眼球的,莫過於一系列應景和嗒落有味的當代文人書法,董橋、莫言、章詒和、北島、周夢蝶、余光中、錢鍾書、張充和等以筆墨傳情、發聲,傳來時代回音。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這是70歲中國當代朦朧詩人代表北島40多年前的名句,由近年開始習書法的他以才情演繹,切換成拍品,在小人當道的亂世重讀,不失時代精神。
北島的作品已被譯成廿多種文字出版,1973年詩母體《告訴你吧,世界》首兩句原為「卑鄙是卑鄙者的護心鏡,高尚是高尚人的墓誌銘」,1978年文革結束後修改成《回答》發表於《今天》創刊號,詩中運用尖銳的言辭詰問悖謬之象,撼動文化界,成為中國新詩名句的經典。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以紅紙寫上警世的行書七言聯:「酒後莫說過頭話,夢中可作勸世文。」錢鍾書以筆墨洋洋灑灑寫《生日》詩:「書癖鑽窗蜂未出,詩情繞樹鵲難安。」余光中在金卡上提原子筆字《白玉苦瓜》句:「笑對靈魂在白玉裏流轉,一首歌,詠生命曾經是瓜而苦,被永恆引渡,成果而甘。」估價一萬元,非常affordable。預展中一幅秀麗書法甚為動人,那是民國才女張充和的墨寶「玉骨冰魂」,是董橋所藏,有藏印「董橋歡喜」。張充和手迹在世時便受追捧,此作開價26,000元。
拍賣價親民 逆市殺出血路
過往春秋大拍,蘇富比向以氣勢磅礴的張大千大畫坐鎮,疫情下買家趨向審慎,賣家更不願逆市出貨,藏家又不能飛來看實物,拍賣行轉而「開發」價格比較親民又饒有趣味的小品,吸引藏家在家消費,謀殺出血路。
「在疫情下大家都自閉了一段日子,沒事做很多人都會重溫愛書,我們便想到如果看書可以加上作者的文字祝福和提醒,豈不更美?於是便即興的統籌了這個當代文化書法專輯,讓讀者也可以從作家書法看到他們的性格與學養。」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葉卓敏侃侃而談這次拍賣初衷。
從來,文人書法的氣質、情趣及審美特徵都吸引藏家青睞,這次拍品中也有作者針對時代寫出疫境感言。
董橋於4月疫情中有感而發卻從未發表過的文章《疫中漫記》:「幾十年過去了,我們都老了,偏偏遇上這大瘟疫,人人家居,不敢相見。」董橋記一個雨後黃昏,隱約聽到門外窸窣的腳步聲,開門不見人影,只見友好送來一籃水果夾着一張紙條寫上幾個字:「大家保重,平安是福。故人問好。」78歲的董橋慨嘆各自在家隔離的日子,與友儕等待雨過天晴的重逢。
董橋緬胡適 章詒和自救
董橋共有12幅書法作品送拍,除了對聯、心經、佛號外,還有去年出版《讀胡適》自序的手抄本連簽名真皮毛邊版《讀胡適》。「我緬懷的是胡適之對世界對國家對山河對生靈的關愛和擔當。我老了,年來清閒,雜書相伴,思緒蹁躚,我也不捨得拋棄我的偏見我的冥頑我的迂闊了。」董橋《讀胡適》出版於去年五四運動百年之際,同年《讀胡適》再版時他把自序抄錄一遍。
董橋書法旁邊,還有比宋徽宗瘦金體更有感情的台灣詩人周夢蝶遺墨《仰望三十三行》。「周夢蝶好多時都是抄別人的詩,手抄自己作品又大張而這麼完整的,很少見。」我和葉卓敏談了許久半生賣書卻一生清貧的周夢蝶,不禁感慨他身後遺墨成豐產。
77歲章詒和去年出版《伸出蘭花指》後便宣佈「告別文學」。此次拍賣有她所書的聶紺弩《胡風八十》外,還有其話題作品《最後的貴族》自序手迹:「我這輩子沒有甚麼意義和價值,經歷了天堂、地獄、人間三部曲,充其量不過是一場孤單的人生。我拿起筆,也是在為自己尋找繼續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將枯萎的心。」
仇國仕說,「趣雅東方」專場跨越藝術門類的既有框架,掇菁擷萃,將跨越5,000年歷史的工藝品雅聚一堂。所以你會見到日本書法家井上有一前配搭明代佛像殘手;藤田嗣治《驚艷的少女》後面是潘天壽的墨寶;宋建窯黑釉兔毫茶盞放於明代酒桌上;日本戰國時代武將朝倉教景的《行草》旁邊就是中國當代藝術家任哲的雕塑《不銹鋼將軍》。「專場兼容並蓄,可回溯東方藝術源流之嬗變。」仇國仕補充說。
不是說「亂世文章不值錢嗎」?才怪。
「趣雅東方」拍賣
地點:
蘇富比藝術空間(金鐘太古廣場1座5樓)
時間:5月22日10時起
不設現場投標,只接受網上、電話及書面競投,大家可於網上觀看拍賣直播(預展在同一地點舉行,今日最後)
採訪、攝影:鄭天儀
部份圖片由蘇富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