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榮譽主席劉達邦認為,公務員逆市加薪將為商界帶來壞榜樣,對企業老闆造成壓力,「(打工仔)𠵱家唔減薪都偷笑啦」,認為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人手開支宜守不宜攻,「加薪鼓勵啲員工搏命都冇用啦,冇生意做」。
私人企業近期始減薪
劉達邦批評,薪酬調查數據未能充分反映疫情對私人市場的打擊,因私人企業普遍在3至4月期間調整薪酬,而數據又以去年三個季度佔大多數,令薪酬調整結果離地。他質疑政府大開水喉救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多次預告財政會出現赤字,以做生意角度出發,「蝕緊本,仲有乜可能會再加人工畀員工呢?根本負擔唔起」,認為最理想應要全體公務員凍薪,保留儲備與社會共度時艱。
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轄下薪酬研究調查組每年都會向逾百間私人企業發出問卷,了解企業截至4月1日過去一年間給予僱員的平均薪酬調整幅度,當中包括花紅變化,政府在取得相關數據後再扣除公務員遞增薪額開支,就得出薪酬趨勢淨指標,是政府釐定公務員加薪幅度重要數據。
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形容,公務員加薪機制嚴重滯後,不是即時反映市場實況,「唔似得啲私人企業,市道差就即時凍薪甚至減薪」。她說,私人企業早在1月前已經加薪,當時尚未爆發肺炎,因此調查得出的數據其實大致與市場脗合,只是疫情來得既快且急。雖然私人企業在近期都要調整人工,但這些數據卻未及反映在調查上。她跟足機制,公務員當然有權加薪,但在目前經濟環境下,公務員是否加薪相信已成政治問題,她認為,政府以至公務員團體應考慮凍薪一年,與市民共度時艱。
資料顯示,政府通常會依據薪酬趨勢淨指標調整公務員薪酬,但最終需由行政會議決定,過往有八個年度曾調整淨指標。
■記者梁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