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道】警隊的醬缸文化 - 藍友斑

【樂活道】警隊的醬缸文化 - 藍友斑

我對《寒戰》電影內一句對白非常深刻,來自梁家輝:「一個城市,可以無咗ICAC,定可以無咗警察?」答案呼之欲出,這道反問就是香港警察現在為何如此霸道的原因。當林鄭非公開地說「她只剩下三萬警察」時,現在又怎可能不是警察治港?

警隊內的經濟學非常簡單,就是階級;當利益關係由上而下,一層傳一層,有人意圖損害這個群體的利益時,自然群起反抗。我記得一個非常深刻的例子,我有一位中學朋友,大學畢業加入警隊成為督察。由於學歷高及為人精明,兩年後就升上高級督察。有一次老友聚會,他遲了一小時才到達,我於是笑他:「阿sir做咩遲大到?」豈料這番話卻觸動他的警察神經,正色說:「大sir永無遲到,係你班友早到!」

當時全場靜晒,他也許感到氣氛尷尬,於是主動打圓場說:「職業病發作,唔好意思。」由於一眾同學仔只有他入了警隊,於是當晚最後變成警察答問之夜。

他解釋做了督察,當時管理一支8人散仔小隊,有一次要開會時,他記錯時間,遲了十多分鐘,入房隨即跟一眾散仔講唔好意思,豈料班散仔突然起立,其中一個說「大sir無遲!係我哋早到!」這對剛剛成為督察的好友來說,是極度震撼的一刻。自此開始,他就慢慢養成了一種「永無犯錯」的習慣。

上司下屬利益互扣

由於下屬會對上司的錯視而不見,上司也包庇下屬,利益如此緊扣,整個警察部就成為了一個極大染缸。但這個染缸與別的辦公室染缸完全不一樣,因為他們擁有槍,是執法者,他們很難面對制衡。這也是為甚麼要有ICAC,因為警權過大,對治理者也是非常頭痛的問題。

現在我跟這位昔日好友完全沒聯絡,只是偶爾在電視報道上聽到他破案的名字。我直覺是他的性格轉得太多,但由於屢屢破案,未來很有機會上位。

最近看到多名警察私吞25公斤冰毒的消息,我也不太訝異,因為黑白之間的灰色很多。大家互相販賣情報,各欠對方人情,若大家熟悉香港警匪電影,之所以寫得出片中情節,一半是故事,一半是現實。

當「大Sir永無犯錯」的觀念根深蒂固,這解釋了警隊由上而下都面對一個極度嚴重的道德危機,試問凡人又怎麼不可能犯錯。所以為甚麼陶輝、曾正科僭建而不自覺,知法犯法,因為在他們的字典裏沒有「做錯」這個詞。

藍友斑
http://fb.com/bernardlamhongkong/
本欄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