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一季失業率進一步攀升,當中維修、洗滌、家居及其他個人服務活動的失業人數,由6,100人增加至8,800人。從事汽車維修的33歲王先生,去年底被僱主辭退後一直失業至今,到勞工處就業輔導中心亦未能覓得合適工作,結果由租私樓單位變租劏房,又向父母三度借錢捱過經濟難關。失業後他曾想自殺,「冇太太同冇女嘅話,我話唔定已經跳咗落嚟,因為我見唔到希望。」
與妻女由私樓搬入劏房
33歲王先生原在元朗車房從事貨車維修技工,月入28,000元,養活妻子與8歲女兒。去年中運輸業開始萎縮,維修單大減,他被公司要求每月放一周無薪假,收入減至20,000元,去年底遭辭退後失業至今。
他一直嘗試搵工,包括到勞工處招聘會排隊填表格,爭取面試機會,但一直未能成功配對貨運或維修汽車等工作,「前前後後嚟勞工處,嚟咗十幾次,打電話15個左右,有13個回覆已經唔需要請人,剩低兩個真係人工太低,冇辦法,就算我肯做,都唔夠我去維持家庭」。
家中經濟到了捉襟見肘地步,他由租住沙田第一城月租13,000元兩房單位,搬至大圍租金9,000元劏房,並盡量留家煮飯,減少使費,「以前每年都有同囡囡去一次或兩次迪士尼,或者海洋公園,今年一定唔使諗啦。」
每月家庭開支萬多元,他無奈向在廣東生活的父母三度借下共20萬元,「我都唔好意思再向屋企人開聲了。」因生活壓力而失眠,他多次有自殺念頭,受訪時數度強忍眼淚,聲音沙啞地說:「如果唔係有個阿爸、阿媽咁撐我,我估今時今日,我唔係妻離子散,就係已經跳咗落嚟。」
■記者林 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