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八卦」的調查研究 - 李純恩

關於「八卦」的調查研究 - 李純恩

專家研究五花八門,這天輪到人與人之間說八卦。專家研究報告說,成年人平均每天用53分鐘來講八卦,八卦的內容有七成為事實陳述,三成為主觀判斷。事實陳述如「他經常遲到」、「他身體有異味」等,主觀判斷就變成「他沒有時間概念」、「他不愛乾淨」。

專家說,講八卦未必是傳播是非,許多時候也有助人群聚集溝通,本來無話可講的人,說點八卦往往就打開了話匣子。比如一些公司的新同事,想跟舊同事融合,說點八卦話題,可能就是交往的開始。

人性本來八卦,上天下海,人際關係,名人佚事,無遠弗屆,都有人好奇,都有興趣八卦,再根據各人的見識,劃出八卦範圍,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分出八卦小圈子,茶餘飯後,圍着一樁一件「事實陳述」、「主觀判斷」,管你是市井之徒,還是社會賢達,無人可免,所以,若說自己從不說八卦的人,除了八卦之外,還是個偽君子,他本身就可成為一個八卦話題。

八卦與是非不同,八卦只是好奇,是非則要搬弄。前者出於好奇心,後者則別有用心。所以說誰是「八卦精」,說的人會帶着笑容。說誰是「是非精」,往往咬牙切齒。

「八卦精」四海之內皆兄弟姊妹,「是非精」則必須像孫悟空見了白骨精,二話不說,一棍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