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聚令演變成犯罪令,令人想起以前大陸共知以諧音「飯聚」為名,偷偷「妄議中央」,取其諷刺之意。
「妄議中央」這條罪狀,未免太不合時宜,四個字滿佈漢唐宋元明清一股發霉味。不,對歷史稍微有研究,比林鄭楊潤雄了解多一點點的,應該覺得何止不合時宜,簡直是在拍穿越劇,發現帝制封建時代,「妄議」的定義也沒現在那麼隨便。唐漢文明,不在於版圖有多遼闊,征服了多少自古以來未曾屬於自己管轄的疆土,文明很簡單,人能夠活得像人而已。
所謂唐漢風範,深入人心的只是戰績與疆土,沒幾人說過,關乎人權。武則天夠厲害了,對反對她稱帝,寫下「討武曌檄」的駱賓王,妄議完,只覺他一支筆果然夠力量,收為己用。在此也請歷史課文編撰者,購買或網搜一下歷代版圖,漢唐並非如前教育局長所言,為歷來最大。版圖越縮越小的宋朝,文明經濟發達到不得了,言論自由亦為歷代之最,朝臣沒有集體舉手,同意同意同意同意……那樣開會,以言入罪只有一個最倒霉的人,叫蘇東坡。
雍正殺了很多人,以言入罪遭滅門者不計其數,「維民所止」開創斬部首文字遊戲,發明者也遭斬頭,好在方力申是現代人,變成「万刀甲」,文明社會也沒人因此惹官非。最接近「妄議」者,乃民間不斷吹水雍正得位不正,弒父殺弟竄改遺詔等等,簡直是在寫小說,不,當年就有小說寫出來了。
妄議中央最厲害的叫曾靜,雍正反而沒殺掉,反而跟他耐心辯論,再把他認罪懺悔口供,加上雍正自白自揭底細,合成《大義覺迷錄》,曾靜負責周遊天下大內宣,等於先在央視認罪,然後被收編統戰。
最後殺掉妄議完又當保皇黨議員的,反而是老爹的兒子乾隆皇帝。牽涉到今上者,我們有眼見銅鑼灣書店「滅門」事件,手段何等劣拙粗暴,人是沒死,但我們真要用雍正跟今上比較,將滿清跟共和國比較嗎?不覺得這樣是對世界文明進化的侮辱嗎?
其實何謂「妄議」,任性妄為議論一下,妄想議論一下,也罪犯天條。同樣跟飯聚一樣,「妄議」人民罪名的所謂法官,胡作妄為的是當權者吧。一個政權要有多虛怯,才不容許任何人議論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