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准納W股及第二上市公司 阿里美團小米 8月有望染藍

恒指准納W股及第二上市公司 
阿里美團小米 8月有望染藍

【本報訊】恒指公司昨於收市後公佈諮詢結果,九成人支持同股不同權(W股)及第二上市公司,可納入恒指及恒生中國指數,意味阿里巴巴(9988)、美團(3690)及小米(1810)最快8月「染藍」。不過,一直有聲音指W股對小股東不公,納入恒指意味打工仔的強積金將要「焗買」這批股份。
記者:孫樂祈

恒指公司諮詢中,逾九成回覆人士支持W股及第二上市公司,可被納入恒指及恒生中國指數;但比重設有上限為5%,恒指公司行政總裁關永盛強調,恒指選股仍沿用過往標準,包括該公司市值、成交額均需佔聯交所最高比率的九成之一。

阿里、美團及小米目前雖未符合在港上市24個月的要求,但公司市值位列恒生綜合指數現有的成分股前10%,可按快速納入機制而染藍。

恒指公司諮詢結果公佈前,阿里巴巴股價昨已炒起,升6.1元報203元。

打工仔MPF焗買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林少陽指,染藍代表被動基金需要換馬至這批W股,惟該類股份一向被指權益過度集中於管理層,投票時對小股東不利。假設三股同時「升呢」,各在恒指佔比5%,往後打工仔每100元供款,有15元會投進上述三股。強積金總資產去年底已屆9,000億元水平,以去年9月底計,有35%投資於港股基金,涉3,150億元;15%資金要換馬的話,所涉金額至少472億元。林少陽認為,疫情下新舊經濟發展的差距拉闊,納入這批股份能提升指數認受性、爭取資金流,「例如MSCI中國早年將ADR成份股納入,那段時間阿里爆上,令MSCI中國拋離恒指好遠」。由於該類股份股價上落大,恒指波動性會因此增加。

恒指港資比重勢降

林認為權重低、交投少的太古(019)最大機會被換走,瑞聲(2018)、中聯通(762)及旺旺(151)亦有可能。這批不足1%的股份,換入最高5%的股份,意味恒指內港資比重或進一步降低。高治顧問行政總裁余天佑指,指數將更多元化,「但有幾代表香港就另計啦」。

恒生公司董事兼研究與分析主管黃偉雄指,金融股在港有很重要地位,而大部份持份者均認為W股及第二上市的新經濟股加入後,金融股比重自然減少,故沒刻意限制金融股比重,並料中資股在恒指比重會高於目前的56%。

W股所有一股多票的股份將被視為非流通股份,第二上市公司市值亦只根據香港股本計算。以阿里為例,恒指以中央結算系統內、非花旗持倉的流通市值計算;阿里只有6.82%股份可計入流通市值,即約2,970億元。

消息未公佈,股價昨已炒起,阿里升6.1元,報203元,於美股開市升近5%;美團升2.5元,報121.9元;小米升0.08元,報12.04元。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不看好相關股份,因消息公佈前已炒高,短期上升動力將降,尤其小米今次未必被染藍,「我估一次唔會入太多間,對基金操作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