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在於考評局出了什麼題目,那不是選擇題、是非題,只是一條問題,考生憑自己思考自由作答。問題從來在於問題發生後,我們看見什麼答案。
塵世間所有答案啊,其實也是選擇題,任何人也有權判斷答案對或錯,當中思考過程,也是條是非題,任何人都有自由說是說非。如今我們目擊的答案,對於一條考試的問題,教育局局長親自出面,干預考評局,乾脆把一條問題刪除掉。少了區區一個問題,問題就大了,開了政府干預出題目的自由之餘,連教育局的主子都親手指揮,國家機器一起動起來。
考評局高層楊穎宇忽然揚名天下,那些在「帝吧」出征的網軍,好像跟這位楊某很熟的樣子,罵呀罵。如此裝熟也是問題所在,試想你就是楊某,之前在臉書等等社交平台所有發言,表達過的意見,都一一給檢察一遍,竊為楊某抹一額冷汗,以後還能如何出考題?這麼多戰狼監察着,不知何時又榮獲得罪環球、批鬥人民的《環球時報》看上,發鴻文問候。
別說楊某之前可以不開臉書,以後在所有社交平台小心發言。失去言論自由?有一種白色恐怖叫今日與未來暢所欲言的自由,另一種叫「失去以往發言的自由」,荒謬到沒邏輯吧。不說都說了,是非價值觀變換,此刻的意見,成為未來的罪證,跟今天立的法,控告昨日的罪差不多顛倒。
是非會顛倒?當然,孔子被批判了多少年,誰知道他老人家又給挖墳般挖出來,宣傳共產的孔子學院遍地開花呢?現在問題出於歷史題,死了的人成了鬼成了仙,也是鬼神莫測。好一個五四運動,今日出題要怎麼出?模仿楊某出問題的方式:「是否同意五四運動精神,是愛黨跟隨黨的方向愛國?」請問這問題如何作答,改卷員該如何評分,考生是否會懂得看風駛舵的伎倆,根據政治正確作答?
文化大革命革了很多人的命,十年間的「文化」內容極其豐富,所以今日情況,也不適宜隨便說文革重臨。說文革2.0就對了,只挑批鬥文化來說,往日只憑街坊耳語說是非,就可以告發某人,雖百口莫辯,終究死無對證,身懷過什麼禁書,成功藏起來就過關了;2.0升級,從今以後,講過什麼話就如潑出去的水,收不回,若要自保,不如不說,說完未被截圖之前,急急刪掉如律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