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變面緊縮兩制 - 左丁山

有錢變面緊縮兩制 - 左丁山

日前在一個老朋友飯局,談到目前的一國兩制已逐漸向一國傾斜,兩制空間縮小,正從兩制走向1.9,1.8,1.5制,到通過國歌法,二十三條立法之後,香港離一國一制不遠了,朋友A云:「或者仍會維持1.2制,待2047之後,才會更換法官。多提拔識do派,滿口『情非得已』,滿懷『高尚情操』的法官,2050年便開始在各級法院設立黨委書記,司法機關完全配合行政部門,完成香港回歸一國一制的偉業!」

朋友B云:「靠估都有幾分道理。一國兩制雖說是鄧小平偉大構思,我懷疑係抄襲戰前上海租界,青島租界的形式而來。那時候英法德租界內住了不少年輕共產黨人,享受英法海外法治權,國民黨政府追捕共諜,他們便走入租界避難,國民黨莫奈之何。」

經朋友B一提,眾人才覺醒英法德日租界是一國兩制的鼻祖,戰前共產黨人盡得其利,抗戰勝利後,各租界回歸中國一制,國共內戰結束後不久,中共掌控中國,黨國不分,黨大於國,到了1997之前,鄧小平等認為保留香港的法制和生活方式對中國更有利,於是才允許香港行一國兩制,以便中國施展多方面外交經濟攻勢,卒說服美國讓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WTO),江澤民朱鎔基可謂煞費苦心。2002年胡溫上台,堅持鄧小平遺訓,實行「韜光養晦」政策,爭取與西方外貿,談生意,少談政治,二十年內獲得經濟飛躍進展。中國倘若在1999年代反悔,不准香港行一國兩制,聲言1997後在香港推行內地司法制度,克林頓總統和馬卓安、貝理雅兩位英國首相一定不會支持中國加入WTO。歷史沒有如果,中國畢竟加入了WTO,那麼看看2000年後的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確實驚人,內地微信「江湖眼」有一篇署名「安梁」的作者(4月23日)的文章,題為「我們啥時吃飽飯的」,列舉一些數字:2000年全國有私家車625萬輛,2019年達到2億輛,99.6%人民是在2001年以後才買到私家車的;2000年中國有近90萬人次持護照出外旅遊,2019年底,有近2億人出外旅遊,上升99.6%;加入WTO令中國急速國際化,現在說中國遊客到處有,其實只是加入WTO以後的事,這19年就是中國經濟靠出口幫助,累積貿易順差和外滙儲備的年代,故此安樂致富,離開世界,經濟便一無所有。200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WTO,那年那月中國的外滙儲備是2083.15億美元,比1997年7月的1259.46億元增加了65.4%,到了2020年2月,外滙儲備是31067.18億美元,是2001年11月的差不多15倍。現在中國要轉型倚靠內需帶動經濟發展,不靠外滙了,於是開始對香港強硬,壓縮兩制空間,口袋多了錢,立即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