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封鎖的可能 - 邁克

再封鎖的可能 - 邁克

法國解封後大旺的生意,除了髮型屋還有單車行,地鐵巴士這些高危公共交通工具大家敬而遠之,身體最誠實,講笑搵第樣,能夠步行就步行,否則寧願訓練腳骨力踩單車,只有到了不能不搭的時候,才硬着頭皮考慮闖進地鐵站。巴黎市內街道,忽然劃出大量單車通行區,環保份子喊破喉嚨的呼籲,意外由病毒擔任親善大使,一夜之間成功在望。此外玩具城也客似雲來,父母為了應酬困在家中的小朋友,天天通屋尋找新玩意,肯定早已筋疲力盡,終於盼到專門店復業,幾大都排隊幫襯。作為永久膝下猶虛的無後大罪人,而且有幸住在所有日用品都在五分鐘徒步範圍內買到的市中心,再加上毋須上班返工,我當然非常離地,直至電視新聞一播再播,才略略認識民間疾苦。

第一個局部自由周末,開籠雀如箭在弦,政府則憂心忡忡,警告有狂歡趨勢的國民千萬節制,口罩口罩口罩洗手洗手洗手,社交距離務必保持米半,聚會嚴禁超過十人,鄰近海灘可以造訪,但不能躺在地上曬太陽。是否平穩過渡,要等兩星期才有答案,知己知彼的時事評論員一般不樂觀,語重心長預告實施「再封鎖」的可能。一聽這新創名詞,誰都面青口唇白,放咗監又要入返去,慘過第一次通櫃。最驚心動魄的,是估計下一輪家居隔離令如果頒佈,應該只限風險人士,換句話說,五十歲以下的百姓感染偏低,不必和七十歲以上的高危族一齊閉關。此言一出,雛鳳們芳心暗喜,老鳳就一隻二隻集體抗議歧視,除了醫學數據不足,還指現時罔顧法例裸面群聚的十不離九是年輕人,冇理由反而唔使找數。